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七章 裁军(2/3)

作者:三河豆腐
紧急救援队,经过国际联盟特批,从关东飞出了二十架次的航班将整套换流站设备运到了迪莫纳,得益于换流站模块化设计,经过一个昼夜的紧张施工,阿拉伯半岛变电站又恢复了工作。赎罪日后的第三天,尽管塞得港的运河船闸还没有确定修复方案,但至少全世界的心理算是暂时稳定了下来。这场国际风波来得快去的也快,影响却是深远的。苏伊士和以色列的代表重新坐到了谈判桌前,经过三个多月的磋商,一个新的方案诞生了,由苏伊士和以色列设立合资公司共同联营苏伊士运河和亚喀巴铁路。和平协议签定后,苏伊士运河拓宽和亚喀巴铁路重建同时开工了,世界又重新走上繁荣轨道。卡尔总理和一帮国际联盟议员们依然紧张无比的工作着,他们要推出一项意义重大的新法案——裁军法案。数元18年的国际联盟议会还没有形成党派,卡尔在任五年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他赢得了足够的口碑,第六次中东战争调停成功让他的威望更加高涨,顺利成章的连任了国际联盟第二届总理。事实上,裁军法案正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也不允许临阵换将,因为这项工作比制宪会议复杂困难多的多。数元18年3月1日,国际联盟裁军委员会正式成立了,这个委员会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国际联盟议会人数,上千个国家的防务官员也加入了委员会。为了防止出现旷日持久、久拖不决的马拉松会议,国际联盟秘书处专门升级了会务系统,所有人都集中在议会大厅不再搞分组会议,每个代表都配发了三星眼镜,让他们能够利用脸部振动在一个会议大厅多边交流又互不影响。国际联盟起草的法案一上来风向就比较顺利,卡尔提出国际联盟财力充沛,可以维持百分之四的联盟税不变,由国际联盟建立一支常备部队维持全球秩序,防止军事冲突,实际上就是建立了一支世界警察。这一提议得到了没有独立防务力量国家的一致支持,苏以冲突将这些国家吓的不轻,实际上卡尔关门在草拟裁军法案的时候,这些国家在国际联盟议会代表们就已经联合起来准备进行裁军动议了,现在卡尔的草案深得人心,这些国家举双手赞成。反对的声音也是异常激烈,按照裁军法案,国际联盟常备部队建立后,具备独立防务力量的国家必须在五年内逐步裁军,直到完全解除防务力量。这些反对国家代表振振有辞,既然裁军方案是为了世界永久和平,那么干脆一视同仁,国际联盟也没有必要建立常备部队,全世界一步到位实现无军化,他们提出所有国家都没有军队了,国际联盟设立的军队打算针对谁呢?难道真的要准备外星人入侵吗?这次卡尔的老家北美合众国也不给他面子,北美合众国还提出了无理要求,他们抛出了一个天文数字的裁军费用,要求国际联盟埋单。这还算是主流争议,还有各种各样小范围争吵,一万多人的会场大大小小提出了不下上千种议案,有的是全球性的,有的是局部的,还有技术派在军种上作文章,提出各国保留陆海常规力量,大气层及以外空间交给国际联盟管理,听上去也不无道理。黑水公司也没闲着,卡尔的法案要是通过,他们就得关门。黑水雇佣了强大的公关队伍,居然有些没有独立防务的国家也被他们说服了加入了反对的阵营。卡尔总理前五年走的太顺了,感觉太好,不算宙斯计划,他连续通过了国际宪法、联盟税、联盟币,他以为裁军法案最多和智人法案一个等级,稍微用点心就能通过,事实和他预料的完全相反,裁军法案的难度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案例。不论国际联盟秘书局的会议工作如何周到,裁军大会还是开成了马拉松会议,五个月过去了依然毫无进展。太空电站投入运行后,日内瓦的八月份凉爽无比,卡尔呆在办公室里还是感到浑身躁热,杰瑞就站在他身边,会议简报上明明白白记录着今天以色列代表的发言,如果就实质性条款达不成共识,以色列就要退出裁军大会了。难道和一百多年前的国联裁军大会一个下场吗?卡尔不敢想下去,一百年前的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