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三章 共青城(2/3)

作者:三河豆腐
电池,我的电池受不了这儿的严寒!”话还没说完,刘卫平已经连滚带爬的进了舱室老老实实的套上了太空防寒服。远处的建筑物望去都是白雪皑皑,哈巴罗夫斯克正是暮春,高大的白桦树本应是吐芽的季节,而现在树枝上挂满了冰棱。机场上面却看不到一片雪花,水泥路面干燥无比,“这儿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积雪?”刘卫平一边朝外走,一边好奇的问。“这是地热,哈巴罗夫斯克如果没有建设地热工程居民早就要跑光了。”斯捷潘给刘卫平解释道,刘卫平这才注意到诺大的机场里面没有几个乘客。出了机场,一辆缠着防滑链的汽车已经等着他们,排气管里面突突冒着白烟,一看就是内燃机动力,道路上都是积雪和冻冰,斯捷潘跳上了汽车,他朝刘卫平招招手,“上来吧,欢迎来到化外世界!”刘卫平也只好爬上了汽车,里面和无人驾驶汽车一样,斯捷潘喊道,“开车,阿穆尔港口。”汽车一抖便起步了,窗外都是苏式建筑,居民区遍地是火柴盒方房子,大街上偶尔几辆车都是和他们一样缠着防滑链的内燃机车。斯捷潘看到刘卫平东张西望便给他介绍起来,“无线能源信息网开始兴起的时候,这儿还流行过一阵子电动汽车,后来雪线南移,那种小功率的电动车就逐渐被淘汰了,化石燃料的内燃机车又流行起来,南下的难民越来越多,国际联盟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过东俄议会大厦广场时候,刘卫平发现广场和道路不一样,议会大厦广场上面也是看不到结冰的地方,斯捷潘见他盯着议会大厦广场看,便说道,“刚才忘了给你讲了,哈巴罗夫斯克的地热工程刚刚开工,他们用西伯利亚开采来的天然气将重油加热,加热后的重油通过地下管道给主要场所循环供热,投资太大了,现在也就覆盖了政府、机场这些关键场所。”“燃烧天然气?国际联盟难道不对东俄制裁?”刘卫平问道。“哈哈哈,如果哈巴罗夫斯克不这么干,北极圈国家南下的难民连个缓冲区都没有,国际联盟还不是原先八国集团代言人,你还真的以为能有大同世界?否则为什么不直接迁移我们高寒国家居民?”刘卫平接不上斯捷潘的话了,在日内瓦的时候,他多少领教了国际联盟政治圈的丑恶,他找不出什么论据来反驳斯捷潘的观点。两个人聊天的时候,汽车将他们送到阿穆尔港口,轮船都搁浅在岸上面,被冻得外壳覆盖了一层薄冰。阿穆尔河表面结了厚厚的冰,上面是来来往往一道道白色印子。港口上面停着的是一排排冰撬,斯捷潘去租用了一台,刘卫平一看也是汽油发动机,后面带这一个巨大的风扇,等到刘卫平钻进机舱,斯捷潘已经发动了冰撬,风扇呼呼的转了起来,斯捷潘一拉油门驾着冰撬一路沿着阿穆尔河下游开去。刘卫平从窗玻璃里面看到沿河冰面上都是这种冰撬,阿穆尔河中间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根黄色的杆子,像是日内瓦的滑雪道一样,往返的冰撬沿着黄色的标杆各行左右,互不干涉。斯捷潘不断的加大油门,刘卫平内置的位移传感器的读数超过了140公里/小时,低矮的群山覆盖着白雪,和天上的云彩连成一片,慢慢的朝后面移去,刘卫平体内的网络信号时断时续,为了节约电源,他干脆定时休眠了。等到刘卫平再次醒来的时候,冰撬正从一座大桥下穿过,尾部的风扇声音已经变轻了,右侧老远就看到一座被白雪覆盖着的洋葱头教堂,“大卫,我们要到了,那就是共青城河港了。”斯捷潘指着洋葱头对刘卫平说道。刘卫平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他一看三星眼镜已经没有信号了,怪不得翻译不了斯捷潘的俄语。斯捷潘大概也看到信号消失了,又用英语重说了一遍。刘卫平看了下时间,从哈巴罗夫斯克出发已经三个小时了,进了河港,斯捷潘并不停下冰撬,而是加大马力爬上了河岸。刘卫平一看温度传感器,共青城比哈巴罗夫斯克还要低几度,气温接近零下三十度了。上了河岸,沿着阿穆尔河是一片平原,冰天雪地中疏疏落落的散布着苏式大楼,再往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