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3章 登报了(1/2)

作者:竹唯
抽屉里面的邮票有两种面额的,一种是四分,一种是八分,总共有五张,蒋珍珍拿起来看了下,这些邮票上面没有盖章,显然都是没用过的。

邮票非常小,边缘有锯齿状的花纹,三张四分的邮票上面印着一批水墨画的马,两张八分的邮票上面印着一些欢歌曼舞的少数民族。

东市距离月亮岛不远,所以用一张四分的邮票就行。

四张邮票是连着的,蒋珍珍从上面撕下来一张,顺手从桌子上拿过来一瓶胶水,正要往邮票的背面图,忽然看见邮票上有一排小字,是用毛笔写的,看着像草书,蒋珍珍辨别不出来是什么字,但从下面红色方形印章上看,应该是哪位知名画家的画。

再往下,邮票上清清楚楚地印着“1978”这四个数字。

一九七八年的邮票啊,蒋珍珍忽然想起来,这个时期的一些邮票,放到三四十年后,会变得价值不菲。

于是蒋珍珍看了看手上这张,忽然舍不得往信封上贴了。

可是不贴的话,就没办法往东市寄信,不寄信她又不甘心,那怎么办呢?难道要出门再买两张邮票回来贴吗?

但现在是一九八零年,买回来的邮票那就是一九八零的,放到二三十年后那不也一样值钱?!

想到这里,蒋珍珍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摇了摇头,然后打开胶水瓶,把胶水涂抹到邮票上面,“啪”地一下,就贴在了信封上。

之后,她继续用胶水给信封封口,封好口,这封信就差邮寄了。

“我也想看啊,先给我看。”

蒋和平:“但报纸只有一份,贴到公告栏上的话,没多久就会被雨水打烂。”

大队部一直有订东省日报这份报纸,因此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篇稿子。东省日报将这篇稿子放在了日报的第一页上,中间是一张虎鲸带着蒋珍珍从海中一跃而起的照片,因为拍摄距离非常远,所以上面的虎鲸和人都非常小,根本看不清楚蒋珍珍的面容。

但蒋珍珍没有上前拦住他将信给他,而是等到邮递员从大队部出来,才拦住他,将信递给了他,然后目送他重新登上了船。

蒋珍珍是月亮岛的名人,村里就没有不认识她的,几乎每个人见了她都会和她打声招呼。

蒋珍珍的脸都快笑僵了,后来她在码头实在是坐不住了,转头去找了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坐下,不会被打扰,还能看到码头的情况。

但仅凭一张照片,也足够吸引人们去阅读这篇稿子了。因为这篇稿子非常长,所以占用了整整一面的报纸。

第二天,蒋珍珍吃过早饭后就来到了码头,等着邮递员过来送信取信。

“但你不是刚刚才看完吗,当然要给我看。”

一般情况下,邮递员会在上午八点到十点钟来他们月亮岛,蒋珍珍来到码头的时候还不到八点,她在码头找了个台阶坐下。

有问她今天怎么没上船的,有和她报告陈向军一家已经彻底搬走这个消息的,还有人请求她带着自己孩子骑一骑虎鲸,因为家里的孩子已经哭闹了好多天了,父母们已经忍受不了。

蒋和平问蒋福运:“这份报纸咱们要不要贴到公告栏上?”

蒋和平、蒋福运等大队部所有人,都一一传阅了这篇稿子,明明这篇稿子和上一次刘湛寄来的那篇一模一样,甚至可以说一个字都没有改动,但大家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看了一遍。

“……”

每一天,邮递员都会来月亮岛走一趟,送信或者取信。除了台风天,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邮递员从来不会缺岗,他们穿着统一的蓝色衣服,背着邮差包,奔跑在大街小巷、大岛小岛。

差不多九点钟,邮递员终于来了。

蒋福运:“当然要了,要让咱们村所有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