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翠华殿了,到时候叫她搬进侧殿与你一起,我才放心。只是终需时日,再则这段时间朝上的事情,我怕一两日不到,你就没有照应。想了想,还是让雷允恭过来,昨儿我找了个事打了他一顿,将他发到洒扫处了。过几日你就去把他要过来,留在身边使唤着。他在我身边侍候了这么多年,宫里的门道都熟得很,我一时有不到的,他也能帮我看着你一些。”>
刘娥听得他絮絮叨叨的交代,不由有些啼笑皆非,劝道:“允恭一直是侍候你的,如今你把他给我,你自己岂不是不方便?”>
赵恒却道:“朕是天子,谁会让我不舒服,倒是你这里,缺可用的人,除了他以外,旁人都不及他这般知我心意,也懂得如何服侍你。”>
刘娥辨道:“我能照顾好自己的。”>
赵恒冷笑一声,眼含嘲讽。>
刘娥只得哄他:“真的,你把他叫回来吧,没有他在你身边,我也不放心你啊。也就是你这般不放心了我,我觉得我能照顾好自己的。”>
赵恒冷笑:“你能把自己活下去,但你未必能照顾好你自己。要不然就不会让自己受这么多委屈,还不让我知道。如今你在我这里没有信用了,必须让人看着你。你看你,都瘦了。”>
刘娥见劝不动他,也是无奈:“你呀,绕这么一圈,何苦呢,还害得允恭白挨了一顿打。”>
赵恒却是振振有辞:“我要是明面上把允恭给你,肯定招人生事。允恭这么笨,不打他一顿,他能演得像?”>
刘娥苦笑,只可怜这雷允恭白挨一顿打,就是为了让他来服侍自己。皇帝这心思,也用得太深了些。>
过得数日,正是楚王元佐的寿辰将至。元佐自赦出宫后,赵恒下旨重修楚王府,又令其子允升以绿车宫乐送回府中,又下旨为其复位为王,再封检校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等职。可是楚王元佐从回府开始,便一直以疾病告假,赵恒知他心情,恩旨听其养疾而不必上朝。凡有恩赐,楚王也必是逊谢谦辞。>
此番是楚王出宫后的第一个寿日,赵恒早早叫人准备好,欲率众兄弟们齐至楚王府为其庆寿。却是才开始准备,楚王得知讯息,忙上了一个奏折谢罪,自称病重,不敢庆寿,且称以君为臣贺寿,于礼不合。甚至于在奏折内道:“圣驾虽来,臣亦不敢见也!”>
刘娥看了奏折,也不禁叹道:“楚王是大聪明人。他如今分明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听说他平日闭门谢客,只是看看道家的经书,便是几位王爷去,也不大见得到他。他既然有避世之意,官家却也不必勉强,倒不如成全了他的志向。”>
赵恒叹了一口气:“朕本以为,做了皇帝,便可兄弟团聚,没想到虽然救得大哥出来,可是如今君臣之份,又成咫尺天涯。可见世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刘娥见他心情不悦,忙岔开话头道:“官家,听说万安宫快要完工了,是吗?”>
赵恒点了点头道:“嗯,万安宫完工之后,待太后迁出。回头再让人搬进翠华殿去。”>
刘娥劝他:“我终不过是个小小的美人,哪能做一殿主位,你少闹些。”>
赵恒叹息:“朕不能封你为后,那实是形势不由人,若是再教你居于别人之下,朕心里也不安哪!如今只给个美人,只是在人前过渡而已,终须要给个妃位,才不负了你。”>
刘娥微微一笑:“臣妾倒不在乎这个,什么名份都是外头的虚好看,只要能与三郎在一起,哪怕为奴为婢呢,也胜过那些虚名儿。只不过三郎啊,皇后主持中宫,你要封我为妃,怕是要经过皇后同意吧!”>
赵恒笑道:“这个你只管放心好了,皇后素来是个省事的人,谅必没话说。”>
刘娥意味深长地道:“三郎说放心,那小娥便放一百个心。”>
皇帝在修缮翠华殿,皇后自然知道,这是明显要等过了周年,就要升刘娥为妃。>
郭熙犹豫了很久,却在这日,越王妃求见。>
两人未出阁时,本也是闺中好友,听了她要来,喜道:“请她进来。”>
越王妃李阮进来时,正遇到曹美人与杜才人来请安,郭熙就道:“就说我今日有事,让她们回去吧。”>
李阮冷笑:“圣人真是好性子,这些人还敢天天来您这里碍您的眼睛。要是我,早赶出去了。”>
郭熙嗔怪:“你说话还是这么口没遮拦的,我是皇后,得有皇后的气度。”>
李阮叹道:“所以该你是皇后。要是我,谁敢跟我抢男人,我就灭了她。”>
郭熙白了李阮一眼:“又要胡说了,怎么灭?”>
却见李阮身子往前,压低声道:“熙姐姐,让人消失的办法,有很多的。”>
郭熙的神情似有感触,忽然笑了:“阿阮,我是皇后,我做事,是要体面的。要做的让人无话可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