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好一会儿,赵恒才平静下来。刘娥不肯假手于人,亲自拧了巾帕过来,赵恒洗了脸,才自嘲地一笑,道:“小娥,朕这个天子,是不是当得很失败。”>
刘娥沉着地说:“三郎,你若这么说,古往今来,恐怕成功的天子,也不多了。”>
赵恒忽然暴怒起来:“朕今晚给内阁一封手书,想册封你为贵妃。可李沆、李沆居然当着朕的面,把这手书烧了!”>
刘娥心一紧,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烧得生疼,她顿时明白了为什么赵恒会如此愤恨的原因。>
赵恒却不待她说话,自己说了下去:“说什么不能让这封手书,毁了朕的令名。十五年了,朕、朕没想到,朕身为天子,竟还要尝受这种无能为力的羞辱。”>
刘娥长叹一声:“官家,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越不能任性。”>
李沆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及时阻止了皇帝的一次冲动,乃是忠君之举。但对于赵恒来说,却只是勾起当年他因不能自主,眼睁睁看着刘娥被驱逐,失去孩子的痛苦与羞辱。他本以为,他用了十几年的时光当上皇帝,就可以补偿当年内心的创伤,可是没有想到,还是遭受了这样的逼迫。>
他看着刘娥,想起李沆的话,更是伤痛:“皆是因为我的处事不妥,连累你无端受到羞辱。”>
刘娥满心疑惑,他今日是去了皇后处,怎么就半夜想到去召宰相下诏书,为什么忽然封贵妃之举如此冲动,但此时她却顾不得追究原因,只必须快快让赵恒走出心结,笑着安抚道:“不过是没有晋升位份,哪里就羞辱了?”>
赵恒咬了咬牙:“是朕鲁莽,反让人以为你是个狐媚惑主的妖妃,我是个沉迷美色无法自拔的昏君。这怎不是种羞辱?”>
刘娥听到这里,想到必是有人说了这样的话,赵恒素日在她面前绝对不会说的,想是今日心神失守,方才说了出来。心中暗恨,却只能微笑着把赵恒的头抬起来:“三郎原来也会钻牛角尖。历来史书之上,君王若有私情,就会有所谤言。然,只要不误江山,不负黎民,终是一代圣君。”>
赵恒将头伏在刘娥怀中,闷悄地说:“可你不应该承受这些。”>
刘娥笑道:“你都已经收回成命了,除了内阁,又有几人知道还有这样一件事?再说了,你我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才在一起,有位份固然好,没有位份,我也不在意。三郎,从头到尾,我在乎的,都是你,不管你是皇子,是王爷,还是皇帝。天晚了,我让她们给你打水洗漱,睡一觉,明天都会好的。”>
她劝了半日,终于让赵恒把心情平复下来,慢慢睡着。>
赵恒睡着了,可刘娥的眼睛却是睁着的。这一夜,她无法入睡。>
而这一夜,郭熙也同样无法入睡,她一直坐在床榻上,等着外头的消息。>
燕儿匆匆进来,面带喜色:“圣人,大喜,李相将诏书引烛焚了,已经劝得官家消了心思。”>
郭熙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脸上一片安然,她手一抬,让燕儿给她洗了脸,就躺下休息。>
燕儿犹自低声道:“圣人不再做些准备吗,须防着那人这回封不成,那边寻思着下回找机会再起风波。”>
郭熙忍不住道:“你懂什么。后妃尊位,首要是德行令名。别管这个德行令名是真是假,可是总得有。封妃之事,让宰相得到不阿谀君王的美名,她就成了被那个美名踩在脚下的人。一个失去德行与名声的人,她再得宠,又能有什么将来可言。”>
杀人,须先诛心。>
郭熙闭上了眼睛,她有些懊恼自己刚才说得多了,或许是她太得意了,无法忍住把这件得意的事,全部咽进肚子里。>
可是燕儿又怎么会懂呢。>
她早在数日前在宫中传播起“官家欲立刘氏为贵妃”的风声,以皇帝对刘氏的宠爱,必须会有妃嫔为了讨好皇帝,而向皇帝提起此事。哪怕皇帝有缓缓提升刘氏的想法,但周围都是一片劝他立刘氏为贵妃的话时,以他对刘氏的宠爱,也会失去正确的判断的。>
这样的传言,哪怕皇帝不动心,刘氏也会动心,两人之中,必会有一个动心的。>
只要他们动心了,就输定了。>
越王妃李氏的进宫,她嫂嫂的进宫,看似探望,但她会让她们看到一个忧心忡忡,无计可施的皇后,她们会替她把这种坐困愁城贤德无助的国母模样传扬出去。那些直臣,那些谏臣,那些一心想打造一个圣君的重臣们,不会坐视皇帝沉迷女色,不会侍视皇帝宠妾忘妻。>
今夜,她知道是李沆当值,而李沆是忠直之人,又是皇帝在东宫时的师友,皇帝纵然信重吕端,也不过是在皇位更易上,吕端立下大功。但在内心,皇帝更亲近的是李沆。>
她相信,只要今夜稍一怂恿,就会让皇帝冲动,而李沆,会彻底熄灭皇帝的这份冲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