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她就看这一眼,就这一眼。那些小娘子们,都是可以嫁给他的,不管是为妻为妾,那都是与他有着名正言顺的缘份。而她与他唯一的缘份,或许只能在她年老了以后,悄悄对着孙女说,我年轻的时候进过宫,还见过官家,官家看我的时候,比看圣人娘子都要多呢。>
赵祯看她的时候,太后坐在赵祯身边,是看到了。但她看皇帝的时候,因为坐的位置太远,太后是没有看到的。但是,赵祯虽然离她远,却是有所感应的,有时候他会忽然觉得有一股炽热的眼神在那样绝望和贪婪地看着他,等到他看过来的时候,甚至还能捕捉到她未曾逃走的眼神。>
他以为那就是两心相许,但等到太后与他说明真相的时候,他又以为是自己的自作多情。如今这室中,两人的距离那样近,但她却那样低着头,一言不发,他不禁又怀疑起自己的感觉来了,那一刻他恐惧地直想转身逃走。太丢脸了,他怎么可以将一个臣下之妇,以这种莫名的理由强留下与自己独处一室呢。这要让大娘娘小娘娘知道了,她们会怎么失望呢,这要让太傅知道了,他们会怎么说他呢,这要让若雨甚至是将来的皇后知道了,她们会怎么看他呢。更重要的是在她的心里,会将他当成什么人呢。>
就在他脚步缓缓往后退了一步的时候,就听得那少女忽然抬头,看了他一眼,就这一眼,让他的脚步再不能动弹。这少女的眼中,充满着犹豫、矛盾、无助和渴望。这世间什么都能看错,唯有相爱的两个人的眼神是不能看错的。>
赵祯不由自主,一步步走向了王淇,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她说:“臣女单名淇,淇水的淇。”>
他说:“是‘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那个淇吗?”>
她低下了头,轻轻咬着下唇,道:“不,是‘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的那个淇字。”>
赵祯怔住了,忽然间心如锥刺,但见王淇眼圈微红,却是向着他行了一个礼,垂首走了出去。>
那茶水一滴滴的落下来,落在地面上,轻轻一声,又是一声,仿佛是谁的泪珠落下一样……>
阎文应看了两人眼神,本准备悄悄地向那宫女打招呼退出去,好让两人有机会独处,哪晓得王小娘子才答了两句话,自己就走了。>
他惴惴不安地看着赵祯,却见赵祯眼圈也红了,只看着王淇走出去的背影,但自己却是一动不动。>
她刚才的话,似是多此一举,淇奥的淇,就是涉淇的淇,都是指的淇水。但两人引用的诗句,却是完全两首不同的诗。>
他引用的是“瞻彼淇奥,绿竹猗猗。”那首诗最后一句是“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意思是看淇水弯弯,绿竹葱盛。有才华君子,如金锡般庄重,如圭壁般无暇。但心底宽广,倚在马车边,可以和他开玩笑,他也不会生气的。>
他想说,虽然我是君王,但你在我面前,也可以放松些来说笑。>
她引用的却是“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那首诗后面还有一句的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意思是桑叶未落的时候,是丰茂华美的。感叹鸠鸟被桑树所迷,犹如女子为男子所迷一样。但是男子沉迷于情爱,犹可安然脱身。女子沉迷于情爱,那就无法解脱了。>
他明白了她的意思,他眼睁睁地站在那里,看着她就这样一步步走出了他的世界。>
这个秋天,他初遇了她,初遇了爱与心动。>
这一天里,他见到了她三次。第一次见到她,他问了她两句话,她什么也没说。第二次见面,在众人面前,他只能偷偷看她,他觉得她也在偷偷看他,可惜两人始终未曾四目相交。第三次见面,他问了她两句话,她回了两句话。>
她对他,一共说了二十四个字,就走完了他们之间一生的缘份。>
这个秋天,他的爱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