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前导机群高桥赫一大尉在日记里写道:>
"(日军)投弹高度不足,侧风修正无法精确到位。>
只有一枚直接命中。敌方自始至终勇敢地以高射炮进行着反击。">
日军战史宣称的第二联合航空队在江阴海战先期作战中的成绩为:>
俯冲轰炸命中率10%,水中有效16%。>
2500米到3000米的水平轰炸则分别为4.6%以及10.9%。>
日军承认,在中方强大的防空火力面前,轰炸精度仅仅是平时的一半左右。>
1937年8月22日,天气晴朗,风清日丽,是江南地区典型的秋天。>
上午8时,日军侦察机一架突入我方舰队上空侦察,>
遭我"平海"舰射击,急忙逸去。>
8时半,炮台发出紧急警报,瞭望兵报告:>
敌机10架在下游高空出现。少顷,敌机群便飞临我黄山炮台上空,>
但再度被我防空火力击散。见中国炮台有所准备,>
敌机知道难以得逞,随即向下游方向飞去。>
敌机投下的一枚炸~弹,>
距"永绥号"炮舰约500公尺的江面,激起巨大的水柱。>
从13日至20日,江阴要塞虽然空袭警报不断,>
但或是中国空军飞机造成的虚惊,或是敌机投石问路,>
均未发生实质性战斗。>
中国海军在抗战中流下第一滴血的是。>
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修理的"永健"号护卫舰(舰长:邓则勋中校)>
在返回途中遭日机轰炸沉没。>
沉船封江后,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中将。>
率领海军主力"宁海"、"平海"、"逸仙"、"应瑞"、"海圻"、>
"海容"、"海琛"、"海筹"等8艘巡洋舰在沉船封锁线后方布防。>
第2舰队的三十余艘小型舰艇则部署其后。>
中国方面希望通过这种"堡垒"战术,>
最大的发挥巡洋舰主炮的远程打击能力。>
从而与日本海军舰队在江阴达到短期对峙之目的。>
然而,事与愿违。>
日方此次攻击行动,动用的是后来偷袭美国珍珠港的主力战机编队。>
第12航空队的大队长江草隆繁中佐。就是当时的王牌飞行员之一。>
此人在江阴海战期间俯冲轰炸水平表现十分突出。>
其被选入日本航空总队筹建的后备力量"机动部队"并成为骨干,>
他在后来的偷袭珍珠港的作战中,>
达到了俯冲轰炸命中率59%,水平轰炸27%的纪录。>
更是成了太平洋战线中俯冲轰炸机王牌,>
在印度洋创下了俯冲轰炸命中率88%的惊人纪录。>
现在这个江草隆繁正在第3舰队司令部向他的长官敬礼!>
第3舰队司令长谷川清大将是一位沉稳冷静的军人。>
他见多个属下前来,料定必是与请战有关。>
"听说南京外围战斗不顺利啊!>
日本陆军遭到中方守军的顽强抵抗。进展缓慢。">
长谷川清对他的高级军事顾问近藤英次说道。>
同时也是在征求他的意见。>
"看来,是该我们海军抖抖威风的时候了。"近藤英次言道。>
在他看来,江阴的中国海军战斗力不怎么样!>
炮台陈旧老化,士兵训练不足。>
虽然说从数量上也有一百多艘舰艇。但能对大日本海军舰队>
产生威胁的寥寥无几。而且。>
敌舰的火炮无论是射速还是精准度都大大的逊于我大日本海军。>
战胜这样的对手对我大日本海军来说是必然滴。>
"下命令吧,司令官阁下,我等已经是迫不急待了。">
说话的这个人是第1连合航空队的三并贞三少将。>
在他身后站着的正是江草隆繁。>
"是的,司令官。我们海军特别陆战队已秘密转移到江阴黄山炮台侧后方。>
正在对其实施战略性包围。我们对一周内拿下黄山炮台是有把握的。">
海军陆战队总指挥大川内传七少将说道。>
第10驱逐队的板垣盛大佐,>
第3驱逐队的藤田俊造中佐,>
第16驱逐队的岛崎利雄中佐,>
第2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