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上海风云(五)>
"上级指示,不论党内党外,>
凡是已经暴露或为敌特注意的人,>
都应设法离开上海,秘密向解放区撤退转移。">
吴大雄在上一世非常熟悉民国这段历史,>
即便秋容不讲,他又怎能不知呢!>
其时的上海社会除去热盼解放的劳苦大众,>
有钱有势力的大致分为几种。>
一是官僚买办,黑心资本家和黑帮头目。>
这些人铁了心**,个个手上沾血。只有败亡台湾、海外两条路。>
其次是一般权贵阶层,旧社会的遗老遗少,这些人既不愿去台湾,>
又不肯留在大陆。后来多数人去的**。>
第三种是进步人士。开明乡绅。各学校、工厂负责人等倾向革命的团体,>
此时已秘密活动或半公开的支持共产党一统天下。>
但是,在上海更多的是中间层,小资产者,>
工商界各行各业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
这些群体政治倾向不明确。>
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恰似脚踩两只船。比较复杂。>
既不敢公开支持共产党。>
也不敢相信国民党那一套忽悠人的把戏。>
吴大雄现在要做得就是,>
让这些人统统转变思想观念,站到共产党这一方来。>
只有这样,全国解放的脚步才能越来越快。>
吴大雄深深地知道,在这些人眼中,>
只有金钱最重要!也最可靠!>
随着明年的金圆券大量发行,流通。>
上海市的物价通货膨胀不可避免。>
上海市的金融秩序也即将全面崩溃,>
怎么样才能将这些人绑到一条战船上来?>
成了吴大雄当前的首要任务。>
也成了上海地下党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难题之一。>
在秋容同志的牵线下,>
上海局书记刘晓同志。上海局委员钱瑛同志与吴大雄秘密会面,>
双方就上海目前的形势和状况展开交谈,>
尤其是谈到上海严峻的经济危机爆发,>
可能造成的混乱局面和严重后果。>
吴大雄当场提议。>
吴大雄直言不讳地说道:"我推断两年后将迎来全国解放,建立新中国。">
上海局书记刘晓同志心道:>
"我们内部最乐观的估计也是争取五年内打败国民党军队。>
解放全中国。没想到吴先生这样的乐观。却不知理由何在?">
于是他诚肯的问道:>
"吴先生!您是不是太乐观了一些呢?>
要知道,长江以南还有着二百多万国民党军队呢!">
吴大雄微笑着说道:"二百万!呵呵,听着很吓人。>
不过无根之萍罢了。>
只要你们打过长江来,必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收拾残局。>
更何况,我手中现有一支奇兵待发。">
上海局书记刘晓同志笑道:>
"哦!何来奇兵呢?据我所知,吴先生现在是个商人。并不掌兵。>
手下恐怕无一兵一卒吧。>
却不知兵将安出?">
吴大雄将身姿挺拔了一下。>
斩钉截铁地说道:"谁说我没有兵,>
我出一计,足可以抵百万兵马。">
刘晓同志和钱瑛同志对望了一眼,同声问道:>
"吴先生!你可是认真的?>
"当然,据我最新得到的消息。>
国民党明年很可能召开中央政~治会议,>
通过由翁文灏、王云五提出的货币改革方案。>
公布"金圆券发行法"。>
最主要的两条是:禁止私人持有黄金、白银、外汇,>
凡私人持有者,若不在一定期限内兑成金圆劵,违者没收。">
"你是说国民党要发行新的货币?">
"对。">
"这个消息太令人震惊了!吴先生?">
"千真万确。而且,明年会率先在上海市实行。">
吴大雄不容置疑的说道。>
"那么,吴先生,发行量会是多少?你可知晓?">
吴大雄竖起两根手指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