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十章 虎啸平津(五)>
"两天,顶多是两天,解放军就可以拿下天津卫。">
吴大雄坚持自己的观点,一步不退。>
"哦!两天么?我就不明白了。>
吴先生也是聪明人。何故敢说出如此狂言?">
吴大雄语气缓了一缓,说道:>
"孙将军,并不是我的口气大。>
而是中共军队的实力摆在那。新保安一战,>
傅长官赖以成名的三十五军全军覆没。就是前车之鉴!>
在此之前,我也不敢妄下结论。>
只是新保安这一败,很多方面都没有了回旋余地。不是吗?">
吴大雄的话虽然很刺耳,但确是实情。>
孙兰峰耸了耸肩,表示很无奈。要说这件事最上火的非傅作义莫属。>
他三番五次的催促三十五军军长郭景云,不惜一切代价,>
放弃张家口,火速回北平。>
可是人算不及天算。由于多种原因,>
终究未能挽回三十五军被共军全歼的命运!>
关于三十五军的话题,孙兰峰不愿多言。>
这已经成了傅家军人人心中的一个痛。>
阎又文见双方谈话又一次陷入了僵局,忙过来打圆场。>
"吴先生!傅小姐!来、喝茶喝茶!这是上好的碧螺春。请品尝……">
"谢谢!"吴大雄接过茶杯自斟自饮了起来。>
傅冬菊这时候站起来对孙兰峰说道:>
"对不起!孙叔叔!您可以陪我去看一下我父亲吗?>
我很担心他!">
"好吧!吴先生,阎参谋!你们聊,我陪同大小姐去傅长官那里看看。>
毕竟父女一场,有什么事坐下来谈好了。何必弄成这样呢!">
孙兰峰和傅冬菊走了,>
屋内只剩下吴大雄和阎又文二人。>
阎又文干咳了两声,说道:>
"我知道吴先生是来当说客来着。可是……>
就不知道吴先生是否自比得了当年蒋干之才呀?">
吴大雄哈哈笑道:"不敢不敢。蒋干盗书,小说家言。>
多半是古人的春秋笔法,阎高参又何以相信呢?>
更何况北平不是赤壁,傅作义将军也并非周公瑾。>
又哪里来得将我比作蒋干盗书一说呢?">
"呵呵……恕我失言,恕我失言。吴先生莫怪。像我等参谋人员,>
书生意气,免不了有纸上谈兵的陋习。让吴先生见笑了。">
阎又文摆摆手。示意吴大雄不要误会。他本人并没有那层意思。>
吴大雄道:"说到纸上谈兵。那到不尽然,古人云,庙算多者胜。>
庙算少者败。而况于无算乎?">
"咦!想吴先生介绍自己说这些年一直经商来着,>
怎么,对战国的《孙子兵法》也有研究不成?">
"让阎高参见笑了。吴某人并未专门研究过。>
只不过早年间,我有幸读过一本日本人写的经商著作。>
叫什么《孙子兵法与商战》的书,>
里面细述了大量兵法运用在商业贸易往来中的成功案例,>
我读了之后,受益匪浅哪!">
"哦!居然还有这样的书,以后有机会阎某一定寻来读读。">
吴大雄心道:"你哪里寻得到哇!那本书是七十年才出版的。">
"对了!吴先生!听刚才您所说新保安一战,>
似乎您知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细节……">
吴大雄道:"略知一二。">
"那好,不瞒吴先生说,平津形势严峻至此,已属一盘明棋。>
我们参谋本部也有地图、沙盘。十几位参谋同仁昼夜推演,>
关于新保安一战到底怎么输的,也没能弄明白一二,>
我想请吴先生过去一叙。就来一场纸上谈兵。不知愿否?">
吴大雄道:"这?方便么!">
"方便,方便。正好我也想见识一下吴先生的手段!">
吴大雄只好说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吴先生请!">
"阎参谋请!">
北平城防司令部作战室沙盘前。傅作义死死的盯着地图上的张家口和新保安。>
目光来来回回数次,身边的众人有将军,有参谋人员,皆沉默不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