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虎啸平津(十)>
阎又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急迫地问道:>
"吴先生!恕我冒昧的问一句,您是怎么做到的?">
吴大雄微笑着面对他,没有说话。>
而是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众人的头顶。>
位于头顶天花板上方,一张巨大的北平兵力分布图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吴大雄进一步解释道:>
"太上曰又有这句话出自《太上感应篇》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拼接。>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有参谋人员惊呼出声:"天哪!太上曰又有……就是……在人头上。>
这、这也太离奇了吧!>
这是什么人做的?简直……简直……"他说不下去了。>
另一位参谋人员道:>
"我们的对手都厉害到如此程度了吗?这还打个什么劲!>
直接了当的接受人家提出的和平改编吧!">
孙兰峰军长目光空洞,无话可说。>
众参谋再看吴大雄时,眼睛里小星星不断闪烁。>
尤其是傅冬菊笑的特别开心。>
他们的和谈使命向着胜利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其实,自家人知自家事,>
北平对外号称几十万国军,可是真正有战斗力的队伍并不多。>
其中郭景云的三十五军被歼灭后,>
对国民党军队的自信心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在那一世,吴大雄曾看过这方面的资料。>
北平城防部队的兵力分布大概是这样的。>
天安门东面是石觉第13兵团,>
天安门以西是李文第4兵团。>
傅作义的主力在城市中心地域,>
在南城是青年军和新编骑兵第4师等部队。>
就部队战斗力来说,傅作义部队的核心主力第35军已经损失在新保安,>
其他大部分都是因为损失太大,重新编练的,战斗力有限的很。>
此外,城中还从别处调拨来几个保安旅补充。>
在城内保持有3个师做预备队。>
如果东野对北平城内驻军情况了如指掌,>
恐怕这几支部队也都将成为炮灰而已。>
要知道,北平城外有四野上千门火炮。>
于大局而言,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同时北平城内,也没有重炮单位,火力比较差,>
其实就是缺粮,缺煤,缺工事,缺重武~器和弹~药的孤城。>
所有人是在想如何才能顺利投降。>
城内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士兵,没有谁在做打仗的准备。>
他们都早就丧失斗志。再者,就是想打的部队。>
那些战斗力强的嫡系部队都想在北平城外依托阵地,>
也就是依城野战。但是,缺乏工事掩体和碉堡。>
原101军第273师师长说,在广安门外,因为地下水位很浅,>
因此有些地方刚挖1米就出水结冰。>
同时缺乏钢筋水泥,一直到年底,>
才开始拨发了一点麻袋,构筑麻袋装土组成的临时性掩体,>
还有少量洋灰矮碉堡。但是坚固程度实在堪忧。>
因为,各个部队都是仓促进城,事先没有准备好粮食煤炭等等物资。>
人缺粮,马无草,炊无煤。钢筋水泥更是想都不要想。>
所以当时的守城部队是一片穷途末日的景象,>
士气全无。早就没有了顽强抵抗的念头。>
—— —— —— —— 华丽的分割线 —— —— —— ——>
东野前线司令部内,一片繁忙景象。>
各种参谋,电讯人员来往穿梭在前前后后。>
大厅内摆了十六七部内、外线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不断响起,>
第四野战军总参谋长刘亚楼刚放下一个电话。就又抓起另一部电话。>
"喂,喂,老柴吗?>
对对,我是刘亚楼。我命令你纵队纵深突击,>
务必在拂晓前拿下鼓楼一带。为前进部队扫清道路。>
什么?重机~枪弹药基数不够,好!我现在知道了。>
是。没问题,我这就叫后勤保障部门给你配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