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在水一方>
魏五知道吴大雄归来,立即带着胖丫头魏玉桐,登门致谢。>
又和吴大雄商量着选了个黄道吉日把聂冲,魏玉桐的婚事办了。>
众人皆大欢喜,其乐融融。>
陈义陈芝姐弟相见,又是一番惊喜,>
问长问短,互诉别离亲情,暂不细表。>
吴大雄有了吴明珠的事情,也就不避讳自己对吕清梅的感情。>
即来之则安之。顺其自然吧!>
吕清梅来信了,在信中提到了《奉献》的歌很受欢迎,>
并代转陈歌辛先生的深切问候。>
希望吴大雄以后多写多创作,总之是多多益善。>
然后是妹妹文慧最近怎么样了,阿芝的生意好不好。>
帮我照顾双亲之类的云云。>
信尾附有她的一首诗一阙词,都是近作。>
诗是一首五律。看得出来正是吕清梅近来的心境写照>
恹恹波光影,>
端端杨柳姿。>
鸟痴疑堕水,>
花醉欲别枝。>
月淡轻夷去,>
楼高不肯随。>
莫如微雨润,>
细细咀唐诗。>
词牌用的是《蝶恋花》,一切不言自明。>
字里行间流露出吕清梅对未来二人情感上的担忧情绪。>
箫自痴缠情自怯,>
秋语红唇,>
寂卧枫林夜。>
莫道沧桑难入阙,举杯多少浮华跃。>
一捧清凉掬水月,>
对照无言,>
又向天涯蹑。>
起舞临风谁与悦,空枝怕问解摇曳。>
吴大雄读罢深为感动,怎么能让佳人为此担忧呢?>
必须说出自己的真心话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缘份这东东自有天注定。>
真感情何须压抑,思虑片刻,挥笔立就。寄了出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吕清梅收到吴大雄的来信,心情特别激动,复杂。>
打开信笺,>
上面也是一首诗一阙词。>
诗是吴大雄对当下中国时局的感慨和希冀。>
接天苍莽聚峰峦,>
铁血狼烟只等闲。>
燕地盘龙飞不起,>
秦时古月照犹寒。>
欲将万里青砖郁,>
换我一秋枫叶丹。>
不信先贤同醉倒,>
独凭恨事守关山。>
词是专门写给吕清梅小姐的。>
炽酒分唇,红芍盛泪。瀑发肩转昵哝。>
半频还笑,忽缀满天星。>
更有春衫湿处,飞云踏,明月相倾。>
玲珑雨,凭栏莫久,风软杏花空。>
杯停,千里外。卿何不见,我亦飘蓬。>
纵缘浅缘深,痴与谁同?>
别苑歌声隐隐,心念念望断归鸿。>
匆匆又,穿山越海,留梦谢桥行。>
——《调寄满庭芳》。>
谢桥又名谢娘桥,相传六朝时即有此桥名。>
而谢秋娘者,於唐宋诗词通常泛指所恋之人。>
读懂了词中意,反复品味,>
"那么说吴先生心里是有我的。">
吕清梅一时沉浸在相思的美妙滋味中。>
又过了两个多月,吕文慧成功分娩,生下了一个男孩。>
吴大雄提前告了假,返回吕家大宅。>
小宝宝很可爱,又白又胖。非常爱动,一直累到满脸涨得通红为止。>
没多久,就呼呼地大睡起来了。>
睡得很香,两根眉毛像两枝柳条般细细的,特象文慧。>
吕文慧见吴大雄第一句话就是,起名字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啊。>
然而,安宁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吴大雄几乎同时收到两项特别任务。>
一项是聂冲代转达江苏省委的决定,让他赴上海协助我地下特工人员筹措革命经费。>
第二项任务是吴四宝通过76号转达到南京梅机关的。>
任务细节末说,只是让他即日起程前往上海,吴四宝亲自与他交代。>
还好都是上海,要不然真是分身无术啊!>
上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