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由她去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拒收您所赠财宝的原因。>
她爹如果还活着,我想也是一样的。">
"没想到这中间竟是如此曲折。"吴大雄感慨道。>
"我与丈夫膝下无子,仅此一女。>
别看陆贞芸年纪轻轻的,她已是我陆氏伤科第七代传人。>
说起陆氏伤科,想必很多老宁波人都听说过。>
早在明末清初的1658年,精通武术和中医经典的陆士逵。>
在百丈街创立"陆氏伤科",>
被誉为"浙东第一伤科",至今已绵延三百余年。>
"哦,原来陆姑娘这么厉害的。"吴大雄言道。>
"为了更好地传承陆氏伤科的技术并使其发扬光大。>
陆贞芸很小的时候就学习陆氏小夹板技术。吃了不少苦。>
"陆氏小夹板"正骨技术,又称杉树皮夹板,>
取杉树的二层树皮,作为固定骨折部位的工具,>
是陆氏伤科传承下来的特色之一。>
"因为杉树不仅取材方便,而且质轻、透气、价廉、制作简单,>
可根据骨折部位进行个体化制作。是陆家不传之秘。>
也要陆氏伤科的精髓。"陆夫人介绍说。>
"随军医生,照陆夫人所说,令嫒的医术又得到了陆老先生的真传,>
我若猜得不错的话,陆姑娘很可能就在八路军总部做事。>
当时的八路军总部参谋长应是左权将军吧?">
吴大雄尽力搜索着脑中记忆。>
"是的,那个时候是左权将军在。">
原时空历史档案记载:>
左权同志一九零五年生人,号叔仁,原名左纪权。>
黄埔军校一期生,是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
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屡立奇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
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
就在今年五月,日军会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那次著名的"五一大扫荡">
左权在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吋,>
中了敌人的炮弹弹片,不幸牺牲,年仅37岁。>
左权将军的夫人刘志兰,1942年才刚刚25岁。>
在与左权婚后仅仅相处了一年多就永别。>
她当时是多么的伤心欲绝,可想而知了。>
既然我已经改变了吴四宝,周佛海的历史轨迹。>
那为什么不偿试一下改变左权将军早早牺牲的命运呢?>
想到此,吴大雄暗下决心。>
去太行,去找左权将军。争取改变原时空的历史性悲剧。>
"陆夫人,不知我此去若见到陆姑娘。可有什儿凭据?">
(全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