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故人重逢>
湖北广电消息:"第xx号洪峰抵达三峡枢纽。>
入库流量达到78000立方米每秒。>
目前,三峡枢纽开启11孔泄洪,>
下泄流量达47800立方每秒。">
这个是后世三峡水利工程建成以后记录下来的最高数据。>
没想到民国时期的重庆,>
上有飞机日夜不停的轰炸,下有洪水泛滥成灾。>
要是早一点建成三峡水利工程就好了。>
映入眼帘的是洪水刚刚退去的画面。>
环视两岸贫民聚居的地方,到处破败不堪。>
不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三五成群的遍布码头前后。>
有找工作的年轻人,也有端碗跪地乞食的老汉。>
吴大雄没想到来重庆第一天,>
就让他看到这样的景象,心情不禁沉重起来。>
唉!自清末以来,国势虚弱,>
以举国之力抗击日寇,战争使国家资源消耗很大。>
民生维艰。有机会一定要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啊!>
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受外敌侵辱。>
吴大雄暗暗抱定决心,>
此番来重庆一定大展拳脚,把中国的汽车工业搞上去。>
制造汽车。不是一件小事情。>
吴大雄首先拜会的是国民**资源委员会秘书长钱昌照。>
钱昌照这个人。>
在民国水利界可谓大大有名。>
字乙黎,江苏常熟人。>
他早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牛津大学,>
学成回国后,>
又在张謇引荐下用一年时间游历半个中国,>
拜访了张作霖、张学良、阎锡山、吴佩孚、孙传芳等实力派人物。>
不久,他与沈性元小姐订婚,并因此结识蒋介石,受到蒋的重用。>
沈性元是浙江嘉兴人,>
她的大姐沈性真,早年辛亥革命时曾在上海组织女子军事团,>
抗日战争中又创办上海南屏女中。>
沈性真的丈夫是国民党元老黄郛。>
辛亥革命时,黄担任沪军第三师师长,>
与都督陈其美、团长蒋介石是拜把兄弟。>
钱昌照步入政界,是在南京国民**成立的时候。>
一开始他是外交部长黄郛的机要秘书,>
很快就升任国民**秘书,教育部常务次长,>
成了蒋介石身边的红人。>
按理说,以钱昌照当时的资历人脉和社会关系,>
又兼着国民**资源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
主持一个重要项目——兴建三峡水利工程。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想干成一件事情太难了。>
最终三峡计划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今昔对比,吴大雄感慨万千。>
在中国,想干一件事不难。>
想干成一件事就太难了。>
而今天吴大雄要干的事情,>
就比钱昌照的三峡水利工程还要难上加难。>
好在吴大雄现居江苏,和钱秘书长算是半个老乡。>
所以吴大雄一提建造汽车厂的事情。>
便得到钱秘书长口头上的大力支持。>
并答应他在审批手续时必鼎力相助。>
致于钱财、选址、交通等其他方面,还得靠他自己想办法。>
从资源委员会出来,吴大雄长吁了一口气。>
万事开头难!总算迈开了第一步。>
但接下来的事情仍是千头万绪。>
每一件事都必须吴大雄亲历亲为。>
此次来重庆,吴大雄心中早有腹案。当务之急是先找到四个故人。>
然后再研究建立汽车公司的事情。>
————————华丽的分割线————————>
重庆为何叫山城?>
因为这城市真如山一样。>
大大小小,层层叠叠,>
似连还断,蜿蜒起伏。>
入城似登山,石阶延处不问天!>
麻姐睁眼一开门,就看见楼下柱子旁边倚靠了一个人。>
顶着鸭舌帽,一身袍哥打扮,衣服半新不旧。>
手里摆弄着一对核桃狮子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