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沈小友难道没有说具体对付孙权的办法吗?”>
程昱得知了孙权进攻的消息之后下意识地问道。>
“没有他只是说派人去防守,而如今距离近的也只有文远了,但愿他能行吧。”>
沈川没有说让谁去防守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如果沈川刻意的让张辽上战场未免有一种沈川想要培养自己势力的意思,虽然之前沈川让邓艾当学生就有点这个意思。>
但是邓艾此时还非常地年轻就算他想在军中建功立业,也需要很长的时间,统治者见得最多的就是天才。>
天才也要成长起来才可以,毕竟早夭的天才也是不少的,而张辽就不一样了他从吕布丧命之后就跟着曹操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尤其是白登山之战更是斩首踏顿,威震北方。>
这样的人一旦和沈川混在一起一些妒忌沈川的人难免会对沈川进行腹诽,虽然曹操不会介意,但是如今的曹操已经没有几年的活头了,曹操一但归西,那些嫉妒沈川的人难免会在曹丕的耳边吹风造谣。>
所以沈川在推测到孙权要攻打合肥的时候,当即便让曹操派人防守具体是谁却没说,沈川相信在于禁和张辽之间曹操会选择让张辽前往,毕竟孙十万送人头除了张辽别人拿不住。>
随着沈川发明出马掌后方曹操运粮再也不用担心,不但如此曹休还给虎豹骑的战马全部换上了马掌和马镫,一时间虎豹骑威力大增。>
沈川则躲在自己的府邸内,每天在那里下棋,曹休看沈川没事情做变相让沈川帮忙去运送粮草,沈川想了想这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便答应了。>
可是沈川到达运送粮草之地后就愣住了,这些民夫个个面黄肌瘦,基本上是扛两个袋子然后就要休息一会儿,这种办事的效率实在太低了。>
“这位大哥,我想问一下这些民夫每天是吃不饱吗?”>
沈川走到一个小吏面前问道。>
“你是谁?这里是军粮重地你怎么进来的?”>
小吏听到沈川的话转过头看到了站在那里的沈川,看着沈>
(本章未完,请翻页)>
川的穿着打扮小吏第一反应便是认为是哪个公子哥迷了路,但是出于职责他还是对沈川进行了盘问。>
“是曹休将军派我家少爷来管粮食的。”>
王越看着对面的士兵说道。>
“可有公文?”>
“给。”>
王越说着从腰间掏出了一张盖着曹休大印的公文,而这一切沈川看在眼里但是却没有说一句话。>
“原来是沈大人,见谅。”>
士兵走上前对着沈川行了个礼然后起身说道。>
“大人谈不上,只是个粮秣官罢了。”>
沈川看着眼前这个士兵满意的点了点头,毕竟像他这种本本分分做事的人,在乱世可是太少见了。>
“那你现在可否愿意告诉我这些人为什么看着如此的瘦弱,难道是你克扣了他们的口粮?”>
沈川看着眼前的士兵,再说沈川看来这些押送粮草的人居然都如此瘦弱,那么必然是被人克扣了口粮。>
“哪里敢扣他们的口粮,只是这地方天高路远,运送过来的粮食本来就不多,所以曹休将军就让我们先紧着军队发放,然后再说别的地方。”>
士兵给沈川耐心的解释着,沈川听到之后点了点头,这种情况他还是比较理解的,毕竟此时大战当前,自然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今天晚上杀头猪给他们吃了,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在落日之前将粮食送到街亭和上邽。”>
众人一听有猪肉吃那些偷懒的人当即激动了起来,开始卖命地干活,沈川看着这些干活的人满意地笑了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果然没错。>
沈川估计曹操对陇右的援军应该快要到了,至于率领援军的人是谁沈川并不知道,但是沈川相信曹操必然不会让一个草包来支援。>
陇山道进入上邽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陇山道,而陇山道则必须要过街亭,沈川猜测此时诸葛亮在攻打陇西无果之后必然会调兵来攻打街亭。>
沈川想到街亭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想到了著名戏剧挥泪斩马谡,街亭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季汉的转折点,也是曹魏的转折点,如果援军没有办法拿下街亭,那么结果便是陇右四郡全部丢失,凉州也会被葬送。>
沈川想到这里心中感叹了起来,因为他的出现导致魏军早早地来到了街亭,那么此时的街亭必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唉。”>
沈川看着远处的高山长叹一声。>
“沈先生可是想起了什么事情?”>
此次和沈川一起来的朱灵听到沈川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