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三节、机器声轰鸣(2/4)

作者:梦里挣扎.QD
人的事情,当然事情败露后就变成中华直接向欧洲出口。从此奠定了咱们武器研制大国的地位,并且保持了三百年。

手里把玩着几枚硬币的姜田,有点玩味的看着上边的花纹,硬币的做工算不上精美,但是哪怕经过远涉重洋的洗礼,这些硬币依然光亮如新,至少稍加擦拭就像是刚从工厂里出来的一样。

“这就是铂金属?”张韬同样拿着一枚硬币翻来覆去的看,除了能看出这玩意和银子有差别之外,很难相信会是后世比黄金还贵重的东西。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太多的话,的确是这样的。它的特点在于延展性高耐腐蚀,在工业上有着很高的价值,只可惜产量太小,后世又大多用在了饰品上。”

在这俩人的面前有着满满几十箱铂金币,这是海关与西班牙人达成的协议,不用他们自己掺在银币中混进来,而是按照略低于白银的价格收购这种假币,一开始还只是少数一些船长自己挑拣出来,到后来就变成了吕宋那边集中囤积,很显然那些人连自己的同胞都瞒着,暗中将这种没用的东西交给中华换成正经的白银或是商品。不过海关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来交换的是铸币厂最近刚生产出的等量银币,看着这些含量比自己银币还纯的中华新币,那些西班牙人当然是非常愿意,并且允诺下次一定运来更多的假币。至于有没有人怀疑过中华的动机?这一点西班牙人也想到了,并且组织在东南亚的有识之士进行了鉴定,得出的结论就是这种东西的确是百无一用,虽说也算是一种金属,但是想不出它有什么特殊意义。这就让吕宋总督放心了,并且开始从路过的宝船上挖掘这种假币。

“这些白金你打算做什么?”张韬不在乎十几箱白金的去留,反正这年头除了他们俩人就没人知道白金的意义,所以哪怕让艺高人胆大的飞贼们溜进皇宫,也绝对不会偷这些东西。

“除了做点坩埚与实验用具之外,我想现在最主要的是制造成标准度量衡的衡器,原先咱们老家的法国就是这么干的,还可以少量的添加试制光学玻璃,剩下的也就只有打造成饰了。”姜田肯确定的给白金找到了归宿。

后世对中国工业起步的描写中,这些白金是必须要提到的东西,很多人都认为是姜田现了西班牙假币的金属很特别,于是便有了白金在化工领域的大规模运用,使得廉价耐腐蚀材料普及之前,中国能够在实验室中大规模制备危险品。虽然后来博物馆中收藏的衡器原型莫名其妙的变轻了,但是白金依然显出了其极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至于中华的皇家珠宝,也是世界上其他王室中拥有白金最多的,有人测算仅凭这些白金饰,就已经坐稳最富有的皇室称号。历史上曾经记载了十几吨白金都是这样流入了中国,但是无论皇家珠宝还是姜田实验室中的各种器具,都无法和这些进口量对上号,于是这也成了历史的一个谜团,多达十吨的白金在史书中的去向成了空白,以至于有人猜测,是否当年意识到了白金的重要性,把它们埋藏了起来以备不测?

历史总是爱和人开玩笑,姜田和张韬的确是藏匿了大量的白金,不过和世人猜测的不同,他们知道如果一个国家需要靠埋在地下的储备度过难关,那绝对离亡国不太远了,其实三百年后人们大多注意到了中华的货币现象,但是币值却依然坚挺,自以为聪明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世界通用货币各种敛财手段,就像另一个时空如何解释美圆一样。但是只有极少数最高层的精英才知道,隐藏在各种金融杠杆之后的是数量多达两百吨的白金储备,远非欧洲不靠谱的历史记载中所说的十几吨。也正是靠着这些,中国不怕任何形式的金融危机,除非地球毁灭。

眼看着天气逐渐变热,小冰河的影响已经减弱到不可察觉的地步,长江以北也逐渐恢复了农业生产,并且在高产作物的刺激下,至少那些原先灾难频的地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