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九节、等待的焦躁(2/4)

作者:梦里挣扎.QD
些不满分子,这些人还沉浸在日不落帝国的余晖之中,不会想到拥抱中国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同时只要是在这条航线上行驶的船只,就一定会见证风帆时代最快的船型,是如何在风向不理想的情况下踏风破浪甩开所有人的,姜田甚至猜测着这艘中国的战舰再次停靠在古里的时候,码头上的印度土著们,是否还有人能想起两百年前那支前无古人至今也是后无来者的庞大舰队。

也正是这个畅想,打动了张韬这个节俭主义者,不仅同意大力操办自己的寿宴,还同意从急需战力的海军中抽调资深官兵组成特别行动编制。又从禁军中挑选精熟水性的编成随舰6战队,大概一个加强营的兵力被送到海上做适应性训练,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告诉印度洋上的所有人,中国人又回来了!

虽然欧洲本土是在这十几年后才亲眼看见飞剪船的英姿,可自打它第一次驶入印度洋后,欧洲的航海界就没有停止对它的猜测,至于裂解这种战舰的威力,则是二十几年后,荷兰人为了保持对东南亚水域与马六甲的控制权做出最后的努力,当东印度公司的舰队被无情的歼灭后,飞剪巡洋舰几乎就成了中国海军的代言人,任何一片海域的海盗只要有点见识的都要躲着这种船,哪怕是后来的欧洲成功的仿造了这一船型,却因为没有合适的火炮,而只能用于非交战领域。

对于要不要派遣一艘最先进的战舰去送一个外国使节,海军内部也是有很大分歧的。支持这个决定的人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认为彰显中国海军的强大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这支第一次同6军平起平坐的军种来说,通过各种手段来炫耀武力都是有必要的。至于反对者也不是没看到这其中的政治意义,只是在同郑家的海上作战没有出现重大的胜利之前,应该尽量的集中所有战斗力,只要打出了军威不愁今后没有面子。

他们的想法都是对的,所以姜田也决定等待前方的战报,只要能逼得郑家参与舰队不敢出港就可以让新船去执行运送任务,如果在这之前战况成胶着状态,那么就要考虑别的方案了。其实大家心中还清楚,之所以这么看重前线的战况,还和张韬即将到来的生日有关,试想如果在皇帝寿诞之日,一份大破贼军的捷报其政治影响力比中国舰队重新行驶到非洲还要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今后海军在中国的地位是不是会退回到6军从属的尴尬位置上去。

就算大家都明白此战的重要性,可先遣打击舰队自从在济州岛补给完成之后就再无音讯,似乎这茫茫东海吞没了区区几艘帆船组成的舰队,眼看着皇帝的生日宴会就快召开了,怎么李修远这厮却没回一张捷报?为此海军总参谋长韩渊几次三番的登门拜访,希望能从姜田这里打探到消息。他第一次上门时姜田正在接待西班牙客人,他第二次上门时姜田正在给太子等学生讲课,他第三次上门时姜大人更是在后宅指导乐队备战选拔赛。等他第四次登门的时候,还没等通报的下人再说出什么拒不见客的理由,就大步流星的闯进了姜田的后院,这次他说什么也不能等了。

“韩大人,韩大人!我家老爷不见客!”那名小厮有心阻止,可对方是朝廷命官又不能动粗,只能一路跟着走进了后院。

正坐在院子中凉亭里喝茶的姜田看见气势汹汹的韩渊闯了进来,嘴角只是微微的上翘。然后挥了挥手让那个小厮退下:“韩大人好大的火气啊,来来来,我这里刚好有闽南的新茶,是陛下着人特制的半酵乌龙茶,进京的数量不多,你我正好尝尝鲜!”

刚想火的韩渊一看那茶,当时火气就消了一半,半信半疑的走到凉亭中这才注意到太子等人也在其中。不过张环摆摆手让他不必施礼,也指了指茶杯让其品茶,所以韩大人只好强压着自己的疑问端起茶盏轻轻的嗅了一下。顿时一股奇异的清香直通头顶,让那剩下一半的烦躁也消失不见了,端到嘴边轻啜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