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二节、劝降的理由(2/4)

作者:梦里挣扎.QD
在心里咒骂那些卖火炮的家伙,以前这种军中利器就算过时了也不能随便甩卖啊!这下可好自己只能蹲在外面无处下嘴,更要命的是那些跑掉的船肯定会去报信,自己要想复制琉球那种关门打狗的偷袭是绝对不可能了。施琅似乎也想到了对方忌惮红衣大炮,时不时的对海面开上一炮来提个醒。其实李修远可以选择强攻,这些零星的炮台是无法挡住定海号的,但他真的不想让这艘宝贝旗舰再受一点损失,就算自己最后能全歼郑氏余孽,可定海号要有个三长两短他自己都觉得这买卖亏了。就在他对要不要甩开澎湖直接袭击台湾而犹豫的时候,朝廷派来的劝降使者也到了,他才算是从这尴尬的处境中解脱出来,变成了纯粹的监视施琅不让他开溜。

至于黄得功坐的船也从来时的广船换成了靖海号,先是和动弹不得的施琅取得了联系,并且派一副将在两艘驱逐舰的护卫下驶向基隆,那艘广船则顺势驶向福建,装上了秋季的贡品直航回京,这正是姜田推广专业化后勤的结果,虽然海军参谋部不可能知道海上船舶的确切位置,却知道哪个港口有那些物资储备,也知道海上的舰队大概还剩余多少给养,便可以推测其大致的补给时间,结合各处驿站定期回的信息,便能提前规划好船舶的行程,既提高了效率,又让千里之外的战况有个大致的轮廓可循。

具体到这件事情上就是,驱逐舰最早回到济州岛报信,得到情报的后勤部门调整了补给计划,让刚刚到港的三艘补给舰不用卸船直接驶往下一个前置基地,这时按照预案松江港自动升级为前指,地面上的驿站则将基地前移命令往自己对应的地区,江浙一带准备好的物资无需复杂的手续,只需要在一张标准的表单上填好收到命令的时间与编号,就可以将早已装车的物资改换路线直接往松江。驱逐舰则依靠度优势先回一趟琉球放下一批看押战俘的6战队员后,和留守的两艘驱逐舰驶向松江与补给舰回合。这时大捷的消息已经报到了姜田手里,密谋已久的劝降使者黄得功本应坐船慢悠悠的出行,可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家伙硬是靠驿站换马跑到了松江港,补给舰队还没出就急着渡海,这就打乱了原有的计划,松江前指只好临机应变的指派一艘和郑家有点往来的广船去澎湖与特遣舰队汇合,至于特遣舰队是不是在澎湖他们心里也没谱,所以计划中只要现澎湖依旧在郑家手里就暂时佯装成商船驶往厦门,届时港口有一批贺寿用的贡品要装船运走,他们可以借此为掩护沿海岸线遁回松江。

这才出现了劝降使者竟然早于补给舰队到达的情况。同特遣舰队汇合后广船的任务提前完成,所以得到了李修远在表单上签字盖章之后,一式三份的表单留给舰队文书一张,自己揣着存根联与交割联直接回厦门装货兼领取报酬,船上饲养的军用信鸽则飞回了松江。在姜田一手打造的这个后勤系统中,虽然信息有些迟滞,但是标准表格的使用,让一个外行人也能清晰的看到整个补给网络的运作,各分系统只认有效的单据不认口头命令,至于福建海军替松江垫付的报酬,也可凭自己手中的单据在海军内部销账,这个现代很普通的物流程序出现在十七世纪却有着非凡的意义。本来张韬也是熟悉各种报销凭据与军内财务流程的,可一来北伐时的作战让他没时间搞这些文案上的东西,二来他也只是知道自己熟悉的一小部分,所以以前的中华朝虽然已经具备了现代后勤的雏形,却没需要也没能力加以完善,直到姜田这个见惯了二十一世纪物流体系的人出现。

无论是地面驿站还是海军派遣联络船,需要什么物资以及用途都需要填写一张补给申请表,后勤部门对表格的紧要程度和时间进行归类,按照顺序进行物资分配以及运力的调整,得益于程序化的船只管理,对运输船舶到、离港的时间能大概估算,这才让运力捉襟见肘的中华海军完成了这次物资大调配。等黄得功皱着眉头登上台湾的时候,集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