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六节、风起青萍末(2/4)

作者:梦里挣扎.QD
不由得诧异起来:“贤弟所说可是当真?”

“千真万确!”

“那……”林逸思索着自己的措辞,一时有些犹豫。

江为清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到:“你可是奇怪为什么民间没有风声?”

林逸点了点头:“我原以为这地是被哪个外戚、军头给占了,没想到竟然还有如此曲折。”

“你哪里知道啊……”江为清只能叹了口气。

原来圣旨下达之后,这种牵扯到百姓的事情按照规矩是要发榜公示的,但是正因为许多官员有着各种各样的考虑,有的压根就没有张贴告示,而有的虽然公示了,却语焉不详没说出具体的处理方案,这怎么能不让原先的地主们嘀咕,毕竟在江南一些地方,打着没收犯官财产的名义被侵吞的土地可不在少数。

张韬对于这帮人的贪婪当然是不能容忍的,但苦于证据不足且没有一个引爆火药桶的导火索,这才命令情报部门暗中取证。而作为近在咫尺的江为清来说,他对圣意的揣摩可以说是准确的,所以他压抑着自己兴奋的心情怂恿林逸。

只见他情真意切的看着对方:“贤兄不要犹豫了,若是过了追索期,你这祖传的地可就真的和你没有关系了,再说衙门里有我支应着,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贤弟的好意愚兄是明白的,只是……”思想上挣扎了一番之后,他还是说道:“这已经成为了皇家的田产,为兄要是上门讨要,岂不是自寻死路?”

听到这里江为清沉吟了一下,然后严肃的反问到:“哥哥,你说当今天子自起兵之日算起,到如今可有一件毁约食言之事?”

这句话问的林逸是张口结舌,不由得一行热泪涌出,想当初要是听从了这位真龙天子的金玉良言,自己何尝落得个妻离子散的境地?再一想反正如今也是孓然一身,如果拿不回自己的地,早晚也是个落魄而死,早死晚死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到此处他一拍自己的大腿:“既然如此,愚兄就全仰仗贤弟了!”

本来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一个堪比洪武年间空印案的大案子即将诞生,因为当时的天津知府的确没打算判还土地,这倒不是他有意贪污,而是因为他不敢触怒皇权,自作聪明的认为皇帝的诏书就是说说而已做个样子,当真把皇庄拆出一块地还给人家,那不是聪明的为官之道。

当时这位天津府的知府大人虽然同情林逸,但却没有受理他的诉求,只是自作主张的说可以为林逸安排在府学之中,一来能混个温饱,二来也好备战科考,万一能金榜题名也就不愁土地的问题了。

这位知府的逻辑其实挺清楚的,那就是既不得罪皇家,又给林逸找个出路免得他又生事端,同时还能落个照顾读书人的名声,再说北方人口锐减,就算是矬子里边拔将军,林逸也该能混个秀才甚至是举人了。

这本是一箭多雕的好主意,可惜他并不知道在自己的身边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这件事,更不知道有多少个奏本已经递到了张皇帝的案头。但是那时正值东海海战爆发,张韬为了稳定后方,暂时不能掀起一场全国严@打运动,可这不代表他会放任不管。

于是江为清接到了上线的密令,让他将这件事透露给了一个有前明背景的御史言官,本来正愁没有嘴炮可打的言官阵营立即就像打了鸡血一般上书请命,言称皇庄的设置是贻害无穷的苛政,应以此为戒废除皇庄还地于民……

结果还没等他们将舆论造起来,张皇帝直接下旨申斥处罚了那个知府,责令其遵旨办理此事。于是林逸在自己同窗的“指点”下,以自己所属的土地入股皇庄,每年除保底的地租之外,还有部分分红奖励。

本来正准备在土地问题上和皇帝赤膊相拼的江南士林们,一下子就哑火了。这事情是他们捅出来的,只是没先到皇帝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