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三十一节、白莲水上漂(2/4)

作者:梦里挣扎.QD
是该早做打算了……”

湛蓝的天空,海风轻轻吹拂,密密麻麻的船只收起风帆放下船锚,在海面上微微地摇晃,它们按照到达的先后顺序有序的排列在一起,等待着港口人员检查放行后才能进港。

因为地理上的便利性,天津港的重要性愈发的凸显,已经成为了北方第一大海港,爆发性增长带来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所以天津的建设重心除了公路外,就属港口的优先级最高。

港口还在扩建,能同时进行停靠的泊位有限,于是很多船只就只能在外海下锚等待空出泊位,小型吃水浅的国内商船,可以溯河而上直接在天津城边的海河码头停靠,但即便如此,依旧要接受基本的检查。

至于外籍的船只,无论大小在没有特别允许的情况下,都不可能进入内河航道,同时为了保障这条禁令的有效,河道上不仅有海关检查人员,同时还有一支海防部队进行驻守。

不过正如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有码头的地方,自然就有靠码头生活的人。无论是卖力气讨生活的脚夫、力工,还是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各种势力,都或多或少的与码头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天的直沽码头上,有一艘不起眼小渔船缓缓地靠了上来,这个码头再往北就是著名的三岔河口,大多数的商船和客船都会去那边靠岸,而这个原始的、历史比天津卫还久远的地方,就只有一些渔船才会停靠。

所以这艘船完全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停稳之后,从船舱里走出了几个村妇打扮的年轻姑娘,码头上早已等待多时的一个汉子主动过去寒暄:“妹子你可来了,三叔都等急了!”

这群姑娘中有人接话道:“二哥莫怪,十几里外官府缉拿私商堵了水路,这才在水上耽搁了会儿。”

那汉子点点头,走过去接过了几个姑娘的行礼:“平安到了就好,赶紧回去别让我叔再着急了。”

这怎么看都像是寻常百姓投亲靠友的剧情,而且现在的天津卫因为大搞建设,并且并不拘泥于原先的户籍制度,所以这种投靠过来的外地亲戚几乎在周边的乡村比比皆是,任谁也不会对他们产生怀疑。唯一能引起注意的,便是这行人中,女人的数量偏多。

但这也不是什么大毛病,虽然别的地方可能很在意男女大防之类的事情,女人不会抛头露面的离家外出。可天津现在有太多可以交给女性干的工作,就是本地的很多大姑娘、小媳妇,都或多或少的靠手艺挣点零钱,若是女红水平比较高的,挣的钱一点也不比男人少。所以这附近的风气已经完全不在意女人出来打工这种事情了,正所谓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

但是他们不知道,这看似正常的说辞,还是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撑船的船夫、系缆的工人,以及蹲在河堤边上挑着担子卖杂货的商贩,几个人不约而同的瞥了他们几眼,然后又若无其事的移开目光,就好像完全对他们不感兴趣一样。

倒是有个懒洋洋的叫花子躺在大路边上,伸手搓着胸口的泥,肆无忌惮的盯着几个姑娘瞟来瞟去,他面前的破碗里没有几个铜板,看得出今天生意比较惨淡。等这几个人走远了之后,他才隔空朝着不远处的货郎喊道:“刚才这几个够水灵的啊!”

那个货郎不屑的哼了一声:“刚才人在这的时候怎么不敢这么说。”

“你当我傻啊!”那个乞丐的手从胸前抽回来,正好抓出一个虱子用力捻了一下:“没看人家哥哥来接了吗?小爷我还看得出来那是个练家子,咱丐帮现在不行了,要放以前,这几个乡下来的丫头片子还不一定有造化伺候爷爷呢!”

“你就吹吧……”那个货郎懒得理他,兀自吆喝起来不再看他。

这个小插曲没有在码头掀起任何波澜,当这一行人走进一个简陋的土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