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七节、烫手的赏赐(2/3)

作者:梦里挣扎.QD
随着队伍站定,姜田远远地看了一眼奉天殿,这就是上朝的地方,可是那里边乘不下那么多的官员,所以很多不入流的小官都只能站在殿外受罪,好在此时是秋天,早上虽然有点微寒却不至于冻人,否则站在外边的这些人可就受罪了。至于殿中说了什么议了什么,守在门口的或许还能略微听到几个字,处在姜田这位置的就绝对听不着任何声音,反正这个级别的官员也就是来凑人头的,国家大事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今天就不一样了,一个小内侍一路小跑着从殿中奔来,直接跑到了队伍的最后边,看着姜田连喘了几口粗气:“这位……这位可是姜田姜公子?”

“正是在下。”

“陛下召见,请随我面君!”姜田在众人的注视下,缓步的朝着殿中走去,所过之处官员们无不用复杂的眼神行注目礼,若说在午门那里光线昏暗还有些看不清楚,现在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只要不是老眼昏花就都能看出此人不仅年少,而且脸上还带着淡淡的微笑,全然没有初次面君的惶恐。他当然不会诚惶诚恐,这不仅是他已经和皇帝偷偷的见过面,还因为他更多的将这个过场当成一种旅游体验来做,至少到现在为止,他还没对宝座上的那个前辈有多少敬畏之情,最多算是崇拜他能力挽狂澜的这份手段。

来到丹陛之下,内侍闪身退出,到了这里就不能随便乱看了,姜田按照事先学过的套路跪倒于地,三跪九叩之后伏地不起:“学生,直隶秀才姜田,叩见吾皇万岁……”

一股威严的男中音传了过来:“嗯……平身!”

“谢陛下!”姜田急忙站了起来,心说你不就是比我命好嘛,竟然让我磕了这么多头。

“秀才姜田,听闻你帮科学院设计了新式望远镜,此间构思可是你一人所想?”

这话看似无厘头,皇上召科研人员可以这么问,但是满朝文武都知道你说他是自己的师弟,现在反倒问起这个问题,很明显就是在为了认祖归宗的时候好找个充足的理由。

姜田因为早就和他串过供,所以就按照安排好的套路说到:“此非学生一人之力,那是受恩师教化,科学院诸君同心协力,方有所小成……”

这段话的关键是在于,供述出一个莫须有的师傅出来,自己的新学学问都是这个空气中的师傅所教。然后皇帝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将话题引向那个不存在的师傅。

“……这么说,恩师他为了躲避兵灾暂居于你家,所以才收下你做关门弟子!唉……朕不能早日荡平敌寇,真是愧对于老师啊……”

这也是应该有的套路,尊敬师长是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你当了皇上也不能打破这条规矩,虽然故事中那个常年沦落海外,晚年回乡养老的那个老师,先是在南京收了张韬做徒弟,传授给了西夷新的军事思想。又因为躲避灾祸而收了姜田做关门弟子,将泰西的科学展倾囊相授。至此这个文武全才的神秘老头就可以谢幕了,在某次鞑子下乡打劫的时候,将仙风道骨的老家伙一刀给砍了……那段时间,汉人的性命如草芥,死个老头谁也不会在意,再说当时姜田家中只有一个老母,后来也饿死了,当真是死无对证。

皇帝坐在龙椅上,拼命的挤着眼睛,也不知道有没有眼泪出来,然后才长叹一声:“苍天有眼,让老师的一身本领没有付诸流水,你替为兄我在师前尽孝。我这个当师兄的也不能太过薄情。既然你学贯中西,就人尽其才在科学院做个郎中吧,并加封太子少保!”

原来的员外郎是从五品,现在的郎中则是正五品,这个门槛是很多官员一辈子都无法突破的天花板,他姜田离家出走一回竟然有此奇遇,估计能让很多读书人直接气死。再说那个太子少保虽然是虚衔,但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正二品!若是单论品级已经和六部尚书平齐了。现在东宫太子年幼,说不定哪天就能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