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佛(2/5)

作者:宝庆十三郎
个将才,可是对政事的掌控却不是十分得心应手,但是毕竟对都督忠心耿耿!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沉吟着看到周行逢没有吱声,知道他确实是想听自己的想法,不由心中大定。自己虽然在江湖上是以武艺出名,师门却是以鬼谷学说济世当道扬名世间,当初离开师傅的时候,师傅就是面授机宜告诉自己,让自己选择一处藩镇加以辅佐,历练自己师门所学。

杨师璠平生自负才华过人,当时便分析了天下大势,以确定自己入世之后的选择。自古以来,中原大势均是以北统领南方为主,从未有过南方统领北方的先例。所以他感觉南方的势力不管大小,应该比较难以抵挡北方的大势。可是越是如此分析,他心中越有几分不服,便再三衡量谋而后动。

他自幼学习之地信州地处南唐,以杨师璠当初的选择,应该选择南方。兵力最强的南唐才是紧要。他特意前去金陵试探,可是他看到南唐的继任者李璟,是个只知道歌舞升平吟诗作对的文人罢了。守着父辈留下的基业,看似有着几分活力和前景,实际上已经是李家衰败的前景,杨师璠不由已经估计到了南唐未来的命运。

果断的选中了周行逢,那是因为楚地自古多奇才,三湘大地人杰地灵。更有楚地乃鱼米之乡,更有丘陵山野为屏障,当真自是易守难攻之地。如若积累进取四方的话,还是有所机会。

当看到周行逢的时候,杨师璠更感觉自己选择的正确,因为他便是一个不甘寂寞,不喜屈于人下的人物,更胜在他在楚地军中羽翼初成。短短几年时间不但从楚地夺取了大权,更是有着几分争雄天下的野心。有想法才是杨师璠追随主要的原因,此番看到周行逢想听自己想法,不由振身而立说出一番话来。

“都督给了邵州三万精锐,以潘大人领军和战斗的能力,即使有盗匪乱民为患,可能虽有损失却也不足为大虑。只要潘大人不头脑发烧,把将士分成小股的队伍,量也无事。毕竟往南前有张文表张大人,西南自有五溪诸蛮自重为屏。所虑者乃是怕狡匪离间,潘大人最后成了他人的马前卒!”

“哦!师璠的意思是?”周行逢眉头一皱,心中似乎猜到了杨师璠要说什么,可是还是紧紧盯着杨师璠,希望从他眼里看到和从口里听到的,不是自己心里所想的一样。

杨师璠对楚地大局的了解,可能比周行逢身边很多人都清楚。日日跟随在周行逢身边,加上本身师门所授就是鬼谷绝学,自然会私下权衡分析大局。但是他一直没有出面替周行逢分忧,便是当初师傅告诉他不要强行干涉天下大势,谋定自有天下人做主的信条!

杨师璠一直遵守着师门的约定,即使周行逢遇到各种事情,他也只是遵循自己保护他安全的原则。如今楚地局势日渐明朗,隐隐便有大事发生。看周行逢的神态便知他的期待,杨师璠便不再隐瞒心中所想,继续说了下去。

“张大人一向对都督忠心耿耿,又是都督的结义兄弟,忠诚自然毋须怀疑。可是自从驻守衡州一地,都督又格外信任他,把周围的桂阳监和永州城都交给了他,声势如今在楚地除了都督,无人可以出其右矣。声势自大有些人难免钻空子,这些人用的好是臂助,坏起事来却是大祸的根源。张大人为人简单,手下难免一些人会怂恿张大人也说不定!”他见周行逢脸色阴沉,便止住了声音。

周行逢却是没有发作,而是紧紧盯着杨师璠,几乎有些咬牙切齿的说:“师璠想告诉某家什么!此处无人不入六耳,你且但说无妨!”

“张大人兼顾南唐吉州、南汉郴州、五溪永州几地驻防,对于楚地来说就是南大门的守护神。某自揣测有人就是看中了他这点,几处牵制他无法分身的机会,只要动手挑动任何一州的战事,似乎张大人便要难以兼顾!南唐近两年自顾无暇,而吉州在唐历来偏僻,正常是不会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