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章 夕阳迟暮(1/7)

作者:思铭
‘有礼到。’正在交谈时,门口的下人唱了一遍。

那俞教谕奇道:‘都这时候了还有礼,是谁这么迟呀!’

‘唉,兴许是路上耽搁了也说不定,早来晚来有这份心就够了。’

‘梅老爷教诲的是。’俞教谕赶忙改口。

柳家的仆人抬着一只精致的桃木盒上来,从桃木盒中取出一幅字画,呈现到柳世荣面前。光是那略显古朴的桃木盒瞧上去就价值不菲,而且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兆头也是极好。

梅县令赞许道:‘以画做寿也是件雅事,只是不知此人笔下功夫如何,柳老爷请揭开,我等瞧瞧也好品评品评。’

‘那当然没问题,范管家快打开看看。’

五尺长的画轴一经仆人们展开,顿时也让室中之人眼光一亮。画的是斜坡之上,两竿秀竹挺立于文石之后,乃是仿制苏轼之《寿星图》。立意是极普通的寿画,街面上任意一个画摊都会有此类仿制画轴,然而画者的笔功却教在场众人无不失声惊叹。

越是这种寻常的立意,越是考究笔者的功夫,稍有不足便容易陷入流俗一派,此画用笔圆润琐碎,风格特异,浓墨点缀,苍劲秀峭,秀竹浓淡相携,意境古拙天真,既不失苏轼遗风,又保有笔者个人的风格。

文定远远望去便不由得会心一笑,转念一想又觉得希奇。

梅县令迫不及待的追问道:‘瞧瞧这张画的落款是谁?这般好的手笔,将来的造化定是不凡。’

他向来自认为对这附近州府的才子了熟于心,实在忆不出是何人有此等功力。

‘樗仙。’载定念了一遍,回忆了半晌也记不起是哪位友人的名号。

‘可是苏州谢时臣的号?’人群中已有人猜出了此画的来历。

‘谢时臣?吴门名士,载定你跟他还有交情不成吗?’

近些年,吴门才子谢时臣的大名可是传遍了江南江北,想求得他一幅画可是不易,这一回竟是自动送上门来。

载定茫然的道:‘我不曾有幸结识过谢才子呀!’随即便吩咐下人将送礼的信使请进来。

只见一个风尘仆仆的信使步入大厅,不等他们询问,便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道:‘这里有谢公子给柳文定柳公子的一封书信。’

‘一路上辛苦了,请在舍下用些酒菜。老么,打赏。’

在众人的惊愕中,文定起身接过书信揣进怀里,洋洋得意的道定也随手掏出一百两银票递给来人。

‘多谢公子的赏,小人来的时候,谢公子再三吩咐定要带回柳公子的回信。’

‘这是自然,还请在舍下稍歇,待某回书一封,烦请带回。’

来人满意的退出客厅。

此时客厅里哑然无语,倍感尴尬的众书生面面相觑,那位传说中的吴门才子可不是这帮久居村野的文人所能触及的,万万没想到此等传说中的人物,竟会与这个他们所瞧不起的商贩联系起来。

一干文人凑到寿画跟前品评画轴的独到之处,纷纷对吴门才子深厚的功力赞许有加,有几人忍不住向文定旁敲侧击,打听他与谢时臣的关系。

文定倒也无甚好说的,只是一句朋友代过。他们当著文定的面谈起时臣的画时,一个个都好像与他是如何的熟识,神交久矣似的。什么师法吴镇,甚得其意,什么笔墨间很有几分沈周的笔意,少有几人还为了各自的观点迥异而争论不休。

对于这位挚友的画作,文定自是比别人更得其味,评价道:‘时臣近年如何,在下不得而知,然而几年前他多作长卷巨幛,峰峦雄伟,对于画水一道尤擅,江河湖海种种皆可以称道。笔墨纵横自如,富有气势,应是介乎戴进和沈周之间。’

‘妙哉,妙哉。’一位袁姓秀才不自禁的称赞起来,一面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