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吧!”>
“多谢侯爷成全。”>
“我等定不负侯爷的知遇之恩。”>
士兵们纷纷大喜,从这一刻起,他们就是镇国侯府的人。>
“谢过九王爷的礼物。”杜宁对侠王拱手致谢。>
“哈哈……不过是举手之劳,杜宁老弟不必客气。”>
侠王摆了摆手,示意杜宁不必放在心上,转首看向身边的崇王:“二哥,你给镇国侯带来的礼物是啥?”>
说完还轻轻昂首,略显得意。>
崇王微笑着道:“我可没你那么大方,把一队退役精兵挑出来给杜宁当私兵,不过我送的礼物也不差,挑了一套精选的进士文宝,用这套文宝写战诗词的话,可以增强战诗词三成左右的威力。”>
崇王的随从立即奉上礼物,放置在了桌子上。>
“多谢二王爷。”杜宁感激道。>
“不必客气,你为我们立下了大功劳,我们送你一点东西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崇王笑道。>
贤王站在旁边一句话也没有说,他的随从送上礼物后,还狠狠地瞪了杜宁一眼,杜宁只当自己什么都没有看到,毕竟没有必要跟其一般见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济王突然开口道:“朝廷里还有公务繁忙,不宜久留,本王就先告辞了。”>
“济王殿下慢走,下官处理完家务以后,立即前来工部帮忙。”>
“你刚刚在京城开府,必须要把家里安顿下来,读书人先齐家而后治国,家不齐则国难治,工部有本王所在,不需要你过多操心。”>
济王对杜宁一拱手,然后带着他的随从们离去。>
“兵部随时都有南北边疆的急报,老哥我也不敢久留,改天空闲下来再找老弟喝酒,愚兄先走一步了。”>
侠王也向杜宁告辞,十分熟练的和杜宁称兄道弟,而他的年龄也确实比杜宁大不了几岁。>
“我们先走了,改日再聚。”>
“告辞。”>
其他人相继告辞,杜宁也一一相送。>
“杜侯爷,京城里的读书人近日来会举办一场文会,若是有空的话,还请你务必参加。”>
有人递过来了一份文会的请帖,乃是京城里的一位世家读书人。>
“若是有空,在下一定会去。”>
杜宁若是拒绝对方的请帖,那就是不给对方面子,让对方颇有难堪,所以只能是先将请帖收下,至于能否有空参加,也只能是到时候再说。>
万一真去不了,杜宁就派人前往知会一声。>
现在杜宁兼职的工作很多,以后的时间大多数都是在朝廷,不会有太多空闲的时间。>
而且杜宁已经成为儒道进士,除了参与朝廷的工作以外,还得抽出很多时间专注自己的儒道。>
“辽国学子柯鸿龙,前来为杜公子贺喜,祝贺杜兄荣升镇国侯!”>
一道响亮的声音突然响起。>
许多人纷纷变色,没想到居然会有辽国人来为杜宁贺喜,也没想到辽国人敢来贺喜。>
现在云、辽两国的关系已经非常极端,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冲突,而这里又是云国的京城,敢出现在这个地方真是太大胆了。>
“柯鸿龙?”>
杜宁想起自己确实认得此人,在柯家代表辽国文斗苏州的时候,就有与柯鸿龙交手过。>
在杜宁的印象里,柯鸿龙是一个比较光明磊落的读书人,是柯家的庶出。>
后来柯家文斗失败之后,就宣布将柯鸿龙逐出半圣世家,永远不得认祖归宗。>
这对柯鸿龙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
杜宁怎么也没有想到,柯鸿龙居然会来云国的京城,并光明正大来这里为自己庆祝。>
一个读书人缓缓走进大厅,身边没有随从,也没有同行的朋友。>
他穿着长袍,手持折扇,脸上带着澹澹的笑容,丝毫不在意众多云国人看向他的各种眼神。>
“放肆!哪来的辽国人?这里是镇国侯府,也是你能来的地方吗?滚出去,这里不欢迎你!”>
有人带着敌意说道。>
“来者是客,不得无礼。”杜宁立即出声。>
那人只好闭上嘴巴,不再多言。>
但柯鸿龙并未理会,而是走到了杜宁的面前。>
“杜公子,多日不见你已经成为进士,又获封为镇国侯,可喜可贺,在下冒昧前来,还请恕罪。”>
柯鸿龙将折扇一收,向杜宁作揖。>
“原来是柯兄大驾光临,杜某有失远迎了。”杜宁作揖还礼。>
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