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我们都能解决,也容易解决。”>
“王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会通知那些河道官员,不让他们胡作非为,以免影响到南平府城这边。”>
“很好。”王扬满意点头。>
唐河督对唐昊说道:“现在是非常时间,你最近给我收敛一点,不要再做出冲动的事情,否则我们一家都得玩完。”>
“是,孩儿知道了。”唐昊严肃点头。>
…………>
大雨接连又下了好几天。>
寒衣社学子状告河道府多日,衙门里却依旧没有半点的消息。>
这让南平府的百姓感到很焦虑,如果王扬一心一意要压下此事的话,就会一拖再拖。>
《南平文报》刊登了这件事情,但由于近期降水量大,所以去文院买报的人少了许多。>
茶楼和酒肆的客流量,也比平时更少。>
多数人都待在家里,静候雨水过去,再做讨论。>
南平府治下数个县的百姓遭殃,许多人无家可归,只能是前往其他地方投奔亲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县下许多读书人在当地的县衙状告河道府,也都被县衙的官员压下风波。>
见县衙有意拖延,县下的读书人冒雨赶赴南平府衙,状告县下的河道府。>
王扬表面上答应受理,却只是让告状的读书人返回住处静候佳音,表面上各种安抚和劝说,实际上也没有付出任何的行动。>
随着县下前来告状的人越来越多,王扬心想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于是王扬带领衙役去了一趟河道府,对河道府的所有官员进行“调查”。>
这让百姓们心里感到些许安慰,心想王扬到底是南平府的知府,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那还要他当这个知府干什么?>
然而这一查就是数日,也没有公布任何的结果。>
若是有人前往询问,就被衙役以王扬正在调查为借口,将来人拒之门外。>
许多人都很愤怒,却也无可奈何。>
四月初一。>
天气难得转晴。>
杜宁与李昌盛等人再次来到衙门,向王扬询问河道府案件的进程。>
衙役请众人到后方的客厅就坐,并奉上茶水招待。>
“诸位公子稍安勿躁,我们家老爷处理完公文以后,自会前来见你们。”>
衙役说完之后,就退出了客厅。>
众人看着桌上的茶水,没有一个人有心情去喝。>
“已经过去这么多天,河道府案件还没有调查出个结果,王扬果然有意袒护河道府。”>
“官官相护,王扬若是要保住一个河道府,有许多种手段。”>
“先前已经有许多人前来询问,但大多数人都是无功而返,谁也不知道王扬到底有没有去调查。”>
众人小声议论。>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
依旧没有见到王扬前来,这让大家都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衙役给大家端来饭菜,并对大家说道:“各位公子不嫌弃,就请在衙门里吃一顿便饭,再请等候片刻。”>
众人看向衙役端来的饭菜,每个人一碗白米饭,一份青菜,还有一份豆腐。>
众人冷笑,平日里王润作为权贵,可没少挥霍。>
如今在这衙门里,王扬却装得如此清廉。>
众人简直差亿点点,就要被知府大人的情怀所感动。>
“吃吧!不吃白不吃。”>
“说得也是,反正肚子饿了。”>
“嗯……味道不错……”>
众人吃过午饭,然后继续在客厅里等候。>
时至下午。>
寒衣社众学子都等得要失去耐心。>
“这个王扬,到底还要我们等到什么时候?难道就这样一直把我们晾在这里吗?”>
“王扬这是要让我们吃闭门羹啊!他就是故意让我们在客厅里等候,以此来拖延时间。”>
“只怕我们坐在这里等的时候,王扬不知道还在哪里睡午觉呢!”>
众人抱怨起来,更有甚者咬牙切齿,明知道这是王扬的手段,却又无可奈何。>
“王公子到!”>
外面传来一道声音。>
只见王润来到了客厅里,对着众人一拱手:“李兄,杜公子,还有诸位寒衣社的文友,真是好久不见了。”>
“王润兄。”>
“王公子。”>
寒衣社众人起身回礼。>
“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