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婿方面样样都很好,二来他们老母身体不好实在没什么精力折腾儿媳……>
而与之相对的,张养德家里腰缠万贯,正刚好能够解了他们兄弟燃眉之急,毕竟在这个年代,看病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情。>
于是谭勇就将前些日子从湛兮这儿得到的赏钱,全部用于疏通门路,有目的性地买通了张养德他内弟身边的管事,通过这位管事明里暗里地提了提崔恪这个人。>
说是“对方虽非热门人选,但极有学识,登榜可能性极大,便是可能性略有不足,张家的人脉钱财也足以帮其营造一二……是以,与其非要等到榜下捉婿,不若在上榜之前就给予资助,如此才好施恩于人。锦上添花,到底不如雪中送炭啊!”>
接下来的事情就与当年吕不韦那“奇货可居”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张养德他内弟听了身边的管事这么说,觉得甚有道理,于是又和张养德提了提。>
要不怎么说“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深远”呢?张养德一听他内弟的话,也觉得这话十分正确,与其榜下捉婿锦上添花,不如直接在此之前就筛选出人品好、家境贫寒的学子雪中送炭。>
甭提谭勇这人多么心机势利,崔恪这家伙确实是经得起考验的,张养德暗中观察过他,很是满意,最后决定要促成这桩婚事。>
张养德已经请了个有些学识名望的小官登门拜访了,言语之间,提及张家有好女,崔恪年纪不小了,正好上门求娶……>
眼看着这就差不多要开始走六礼的程序了,谭勇便决定要给女方家一个大大的惊喜。>
因而上门来舔着脸求湛兮给个恩典,赏赐个能证明湛兮身份的小玩意儿,放聘礼中去。>
如此也好让女方家知道,他们张家虽然确实是雪中送炭、慧眼识才了,但是他们崔家也不错,兄弟两虽然穷困,但是到底都已经算是在当朝小国舅爷面前挂上了号的人物了。>
要不然怎么说谭勇精明呢?他这请求在湛兮看来不过分,但对他们家却是有大大的好处的:>
一来证明对方确实慧眼识才,看在湛兮的份上,那张家也不会临到头了反悔,这是给这婚事上保险;>
二来嘛,也是让家缠万贯岳家有所顾忌,不会太过看轻他们兄弟,甚至折辱穷女婿,又或者虐待家中老母什么的。>
******>
事是好事,但是……>
“谭勇,你可知那张养德的女儿与我有过几面之缘?”湛兮说,“她还多次登门拜访,得了我大伯母的青眼。”>
这话于谭勇而言不啻于晴天霹雳,他脑子里将事情过了一遭,立即明白了湛兮的意思,湛兮这是怀疑上他,也在觉得张家可疑了!>
“国舅爷误会小人了!”谭勇丝滑地跪了下去,立即磕了三个头,态度到位,“小人向天起誓,小人那一日当真是偶然听到的消息,一开始还没留意,回家见着了兄长那谦谦君子的模样,才忽然起了些投机取巧的心思,小人绝不是知晓那张家的女儿得了您家的看重,才借着您当跳板啊,您是知道小人的,小人哪敢有这般心思!”>
湛兮沉吟了一会:“谭勇,在我告诉你之前,你当真对张家女儿得我大伯母看重一事一无所知?”>
“国舅爷您明鉴!小人确实是在三教九流有些兄弟,但自从小人幸运得了您的赏识后,小人那些个眼睛,可都放在广平侯府那边了,便是小人还有些余力,却也不敢冒犯您啊!若早知有此缘分,小人直接求着您保媒不好么?”>
谭勇说着说着也郁闷了:“小人不知张家女儿得了府中夫人看中,此事千真万确,小人敢指天发誓!只是这张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