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一声。”>
“是。”>
至此,二位丞相才满意地将她放走了。>
祝缨捧着盒子出了政事堂,又被几个熟人围着道喜,祝缨也说:“同喜。过几天请大家吃酒。”他们也都笑着答应了。>
祝缨先没有离开,而是跑回了户部,见到冼敬就说:“我请示两位相公了,将冷刺史再请来咱们一同商议。”>
“你还不死心?”>
祝缨道:“南府之内我能做主了,与邻居的事儿还是得他来。他现在虽厌烦管事,等回去了该过问的还是要过问,不如让他从头参与。”>
冼敬道:“好。你先回家,捧着东西不像话。”>
祝缨与他告辞,出去一路不断遇到人,有人知道了道喜,有不知道的看着她猜测。>
——————————>
祝缨回到家里,家中又来了客人,金大娘子又过来了。她儿子金彪如今也混了个小军官,父子俩都不在家里,金大娘子就跑来与张仙姑说话解闷。>
祝缨回到家,张仙姑问道:“你又带什么回来了?”>
祝缨道:“哦,南府的大印。”>
“啥?”>
项乐道:“大娘子,大人是南府的知府啦。”>
祝宅的人都高兴坏了,金大娘子过来就听着了好消息,一拍巴掌说:“哎呀呀,又升了呀!好事,好事!明天我们家那个回来,听了一准高兴。”>
祝缨问道:“金大哥没调动吗?”>
金大娘子道:“那倒没有,温大郎调了,你们没见着?”>
祝缨道:“我回来还没喘口气儿呢,安排好了趁着明天休沐日大家都有空聚一聚。”>
“应该的。”>
祝大道:“你又升了,是有新官衣了吗?穿上瞧瞧、穿上瞧瞧,再给祖宗上炷香!叫他们也高兴高兴。哎,我去盛碗鸡肉供着。”>
祝缨道:“上什么香啊?衣裳也没什么差别。”>
所有人都不肯,必要她去拜一拜祖先。祝家祖宗都是祝缨现编的,现在自己要拜,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拜完祖宗,祝缨就去把官服给换了下来,依旧穿着家常衣服。>
金大娘子看了,说:“这身儿好。”>
“府里夫人给的。”祝缨说,岳妙君实在是个周到的人,给自己的衣服就没有不妥过。>
金大娘子又催促他们去报喜,又说:“大家都说,三郎是个有良心的人呢。”>
祝缨道:“这话说的,是人都有良心,就看把良心给谁了。”>
金大娘子叹道:“是啊。”>
祝缨安排了人给郑侯府上报个喜,再照着之前的习惯给府里送些酒席,自己准备今晚照着约定跟之前大理寺的同僚聚上一聚。门房那里,狗却叫了起来。>
这狗留在京城有点亏,曹家老两口自己就很节俭,狗也不能吃得很好,略瘦。这两天伙食好了不少,肉眼可见地欢乐了起来。>
侯五开了门,一看之下便说:“赵小郎君来啦?!”>
赵苏站在门外,一袭青衫书生袍,狗见了他就不叫了,警惕地看着他的身后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咕噜声。侯五看着赵苏身后的挑夫,问道:“这是?”>
赵苏道:“听说义父回来了,我想义父久不回来,家里东西恐怕不凑手,就带了一些来。”>
侯五心道:都回来好几天啦,等你送东西来不得饿死几个?>
他头一低:“请。”>
赵苏让挑夫将担子放到院子里就出去了,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