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缨也投桃报李,跟他说一些自己在皇城生活的窍门,两人都比较满意。>
问完了消息,又跟主事聊他的差使,没过几天祝缨就把主事的脑子掏了个干净。闲得抽空教锤子认一回字,再向花姐请教一些药理,又问小江回到京城有什么安排。>
小江几年没回京城也没什么想念,但是想到自己的屋子还托付给了九娘,也想回去看看九娘、拢一拢钱。几年下来应该也攒了一些了,祝缨又升了品级,说不定要再调到别的地方,她也想跟着去。>
“翠香已学了不少东西了,寻常差使都能应付得了,我么,也想走一走、看一看。大人身边总有些奇事发生。”她说完,见江舟的神情也放松了下来。这丫头是极服祝缨的,断案不说,搜检查案的本事还想蹭在身边学一学。>
祝缨留意到了主仆二人的动作,道:“也行。我还未必会离开福禄县呢。”>
江舟忙说:“哪儿都行!只要让我跟着学。离了大人,也没什么人肯让我这样的丫头掺和进案子里。”>
祝缨叹了口气,道:“好。”>
船行很顺利,船夫也都是好手,祝缨拿出钱来,让水驿给船夫改善伙食,船行更快,船上的杂役也将她的马匹、货物照顾得妥妥当当。>
船夫们日夜轮换,遇到大风大雨时祝缨也同意停船休息。如此行了数日,祝缨算着日期比走陆路也不慢,张仙姑适应了之后也说比坐车舒服得多了。>
祝缨等人在离京师不远的地方从船上下来,重新由水路改为陆路。脚踏到地上,都觉得脚步有些虚浮,手下人互相嘲笑着:“你都飘了!”祝缨在地上慢慢踱步,转了几圈脚下踏实了,才说:“紧着些,咱们去驿馆再休息。”>
一行人到了驿馆,却发现这个驿馆非常的热闹!离京城越近的官道上的驿馆就越繁忙,祝缨此时有从五品的身份,主事又有奉旨办差的名头,才让他们一行人得以有一个不错的宿处。正在安放箱笼的时候,听到隔壁的院子在吵架。>
乃是两个小官在争这一所院子,两人品级都不高,但却各不相让。祝缨搬了张椅子到院子里坐着,一边吹风晒夕阳,一边听两人你来我往。>
一个北方的口音说:“我有要事,耽误了你可赔不起!”>
另一个口音很极的人说:“哼!你有什么要事?我的事才要紧呢!”>
北方口音说:“我们大人可是从三品!”>
“哈!谁家大人不是呢?”>
祝缨想:我家不是,我才从五。>
项安端了茶过来递给她,祝缨接了,喝着茶继续听,一边琢磨着二人的口音,脑子里模仿着北方的那个口音,又在想这二人是什么样的人。年纪多大,高矮胖瘦、有无疾病之类。>
北方口音说:“大家都是从三品,难道你有什么军国大事不成?我这可是往京中报祥瑞的!”>
“笑话!谁不是报祥瑞的呢?!”>
“你祥瑞呢?”>
“你的呢?”>
“你拿来我看!”>
“你先拿!”>
祝缨被呛到了,合着这冲喜还带大把抓的?买十送一是怎么的?>
祝缨又听了一阵儿,有一个出京的刺史住过来,将二人都训了一顿赶出院子自己住,此事才告一段落。>
——————————>
一个驿站遇了两个祥瑞,祝缨只觉得有些好笑。>
又走一天,随从们都有些疲倦的时候,京城到了。>
祝缨家在京城,就让曹昌、侯五跟家里人去家里先安置,在附近一处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