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七年农历三月>
解放后的汾阳县城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距离汾孝战役大捷已经过去三个月,人流攒动的街上商户张灯结彩,行人笑容如织。鸟儿迫不接待在刚刚萌芽的树枝上跳来跳去,一阵阵春风暖意熏人。>
这一切久违的生气,仿佛告诉人们新的生活开始了。或者说这并不是久违,而是从来没有过的平静祥和欣欣向荣。>
栓子魁梧的身形停在了钟楼街那间染料铺门前,他朝铺子里望去,那铺子的摆设陈列,仿佛回到了几年前天津的那家张记染房。他又抬头看了门楣上的铺子招牌微微笑了笑,迈步走了进去。>
铺子里的伙计招呼着:“同志,您要看点啥?”>
“你们掌柜是不是姓余?”栓子开口问着。>
伙计张了张口便朝栓子身后说道:“掌柜,您回来了。”>
栓子便回过头便看到了余振生,和上次见面相隔好几年了,振生依然是清瘦笔挺的身形,脸上却似乎圆润了一些,他的头发背着,栓子头次发现振生的额头还是满宽大的。也许是走的急,振生脸上一团的红晕显得人很精神。>
两个一个对视,栓子一把抱住振生:“哈哈,振生哥,我们终于都活着见面了!”>
振生两个手都让拎着的两包东西占着,他的手臂都架了起来:“栓子,你个死东西,还知道回来!”他的语气有些欣喜和激动。>
伙计赶忙过来接过振生手上的东西,振生就拉着栓子:“走,上去说!”>
栓子身子没动拉住振生:“先不着急,我刚去县委报了道,等下要赶紧回安平。以后啊,我就不走了,咱们有的是时间说!”>
“回安平?我也要回,咱们一路。”>
“好啊!”栓子咧嘴笑着。>
“你等着,我去赶车!”>
“还有车?那我可享福了,我还寻思得走着回去!”>
没多大功夫,振生就把驴车赶到了门口,他走进铺子从柜台边上拿起那两包从街上买的糕点和红糖:“走着回去也没多远啊,咱们那会去县城哪次不是来回走着!”他笑着拍拍栓子,让他去坐车上。>
栓子却摆摆手在他耳边低声说道:“等出了城我再坐,这坐着驴车大摇大摆的不像样子。”>
“那我坐,你赶!”>
“也行!”>
栓子牵着驴出了城,城里人多吵吵嚷嚷的,城外路上就安静了许多,栓子也放心大胆的坐在车板上,他的心情看上去非常好。>
“我爹我娘都还好吧?”>
“都挺好,就是老念叨不知道你在外面怎么样了?”>
“真亏的有你在,你娶媳妇我都没能回来,你没怪我吧!”>
振生嘿嘿笑了笑:“那怎么能呢?!不过你回来的刚好,明天不走就能喝上你大侄子的满月酒了。”>
“啊?哈哈哈!这么巧,我不是说了吗,我一时半会是不会走的。不过,我这回来的急.....”栓子在身上几个兜摸了摸。>
“行了!咱两就别整这虚的了,你也是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念知他们娘三呢,没跟你一起回来?”>
“她们随后就来,对了,你娶了哪家的姑娘,回头帮我托福托福,念知她们来了要照顾照顾。”>
“你见了就知道了...”>
栓子回头瞟了振生一眼,他的脸上依旧带着红晕。>
“神神秘秘的,行!反正等会就看见了。”>
“对了栓子,你刚说你去县委报道?又说不用走了,以后就留下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