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刘基起身,为北伐一事盖棺定论:>
“人言确实可畏,但本王并非桀纣,纵然有人恶意泼脏水,那也只会是无根妄言。吾相信楚国的士民,更相信楚国诸公。>
“这天下大势越发清晰,吾却更加如履薄冰!今若北伐,或可一战而定天下。但若北伐不顺,乃至死伤惨重,非二十年不可恢复国力,吾当慎之!”>
官员们见刘基拿定主意,也就息了劝刘基北伐的心思。>
况且北伐本来也只是大家临时起意,用来劝刘基抗旨对抗曹操的手段。>
如今刘基都接旨了,那就不可能再说什么北伐了。>
桓阶这时出列道:“大王既然无意迁都,那如果曹操真要行那不智之举,大王又该如何应对呢?”>
显然,桓阶还是希望刘基将事情做彻底,把都城迁到荆州去。>
“臣只是希望大王能够防患于未然。”桓阶末了又补了一句,不过明显有些欲盖弥彰。>
刘基摆摆手,敷衍道:“下令各州刺史,让他们不可松懈兵事。”>
“诺!”>
“好了,今日就到这吧!>
“孝直,代我招待好天使。>
“仲宣,你负责筹备改封的仪式。”>
“诺!”>
刘基将应付天使郗虑的差事扔给法正,又让王粲着手改封的事宜,然后解散了朝会。>
各派官员们回去后,将今日王宫中发生的事情传开。>
江东本土的官员和豪族们得知刘基只是将国号改了,暂时不打算迁都后,都不禁松了一口气。>
而不希望刘基抗旨的人们,则声音各异。>
如桓阶、陈震等荆州出身的官员,没有再继续表态,在沉默中接受了刘基的决议。>
这一次朝廷下令改封的事情,对他们这些荆州出身的官员来说,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罢了。>
他们本来就有预料,无法通过这件事情,促使刘基将政治中心转移到荆州。>
而王肃、陆绩等另一派赞同刘基接旨的官员,其初心不过是希望刘基能够继续尊奉朝廷,可以说是出于公心。>
既然刘基已经接旨,这两派人士自然不会再纠结具体细节。>
但除此之外,江东还是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传出……>
那就是仍旧寓居江东的孔融、祢衡等在野士人!>
他们放出话来,希望督促刘基迁都就国。>
对此,刘基也是有些无语,这些腐儒一天真是吃饱了撑的。>
不过刘基没心思理他们,他现在有其他的事情要忙。>
在听取了步骘的建议后,刘基决定继续加大文治的力度,稳步发育,积累起足够的优势后,再说北伐的事情。>
七天后,当刘基在建业进行“受天子诏,改封楚王”的仪式之时。>
将作大匠阚泽,当着文武百官,及天使郗虑的面,进献给刘基一份大礼!>
“大王,臣受大王启发,废寝忘食,用时五年,终于实现活字印刷之术!臣特将这以活字印刷出的五经,献于大王!”>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sodu777.)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