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片场。
当李轩真的正式入组了之后。
其实大家的印象反而缓和了一些,毕竟长得好看,是真的能够让人感觉赏心悦目的。
看到那张好看的脸的时候。
整个人都不由得宽容了几分。
朱正文就想起当年辅佐拍过的一部火剧,叫做插翅难逃.里面的陆绎就给人这种感觉,演技这种东西是没有的,但受欢迎的程度是不低的,当时插翅难逃播出之后,北平不知道多少富婆为他疯狂。
长得好看确实就可以为所欲为呀。
这就是形貌的特权。
不过朱正文还是要提醒李轩。
这部作品的拍摄难度,以及对演员的压力,你可都要想好了。
你可都要。
明白了。
此时李轩也点了点头。
拿出纸和笔,开始对剧本临摹。
对福贵这个角色.去临摹他的一切。
“人物小传,倒还挺专业的。”
此时的朱正文看着李轩拿出纸和笔就有点意外。
人物小记这件事情其实见仁见智。
有些人觉得是好事情,但有些人觉得这是多此一举。
朱正文本身不觉得这是多此一举,但那也是分情况来看的呀。
特别是对于有原著的作品而言,貌似就更显得多此一举了。
人物小传的本质是加入自己的角色理解,来塑造丰满角色本身,但如果角色本身就是完满具足的,那么的话,这就显得多此一举了。
福贵就是这样的角色呀。
余桦已经将他塑造得很完满了。
他已经是很完美的已经没有什么再控制塑造的空间了。
再加个人塑造也只是累赘。
也只是多此一举的事情而已。
让朱正文的感觉就很是古怪。
你还能比余桦更懂《活着》不成?还能比葛佑,比张谋子懂不成?
现在就有一个现成的,能拿奖的模板在前面,有电影版有版,应该是没多少可以动刀的地方了。
到时候找到的感觉和剧本不符,又要修改过来,那对于演员而言,就是重新去寻找感觉,那反而还是得不偿失呢。
谁能保证,你找到的感觉就是正确的呢?就是贴合剧本的呢?
不能够啊
导演朱正文说道。
“不要太偏原作了”
说话之间,李轩已经走远了
此时的李轩,就拿出了纸和笔,开始写起来。
模拟的真实程度,和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本身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自己理解的越深刻,角色才能越深刻,才能演的越好。
本质上,还是看自己的‘本事’.能否将角色临摹出深刻来。
《活着》有点像《骆驼祥子》.两个人,都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倒霉蛋——哦不对,生在混乱年代,就足够是个倒霉的事。
很多人拿他们两个来对对比,毕竟,从年代和倒霉程度上来看,这两个好像确实是有一些共同之处。
你确实是挺郁闷的。
毕竟他们受到的就是这样的人生。
因为这一点共通之处,所以老舍和余桦才能写出这么有共时性的作品来。
关注的是那个年代的小人物。
此时此刻的李轩,就想到了小人物这个着手点。
这个关键的着手点。
此时的李轩开始下笔。
红红的高粱堆满仓,我是地主小福贵儿。
蓝天白云,田地,粮食。
睁开双眼,就出现在了堆满粮食的地方。
满仓粮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