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华夏空军(2/3)

作者:蝴蝶蓝
线战术攻击的话,一般单发和双发飞机就够了。没必要非要带上重型轰炸机。4发轰炸机没法大角度俯冲轰炸,对于战术目标的精度非常一般,除非是地毯式轰炸,否则还不如用能俯冲的单发或者双发轰炸执行战术任务。

从集中使用的角度来看,只有当重型轰炸机数量多到了一定程度,其战斗力才会有质的变化,这不仅仅体现在载弹量的累加上,同时也体现在战术应用上,比如说飞机多了,可以摆成一个密集的盒子队形来抵御对方战斗机的攻击,在对空火箭弹出现之前,单纯凭借机炮硬冲盒子队形的德国飞行员还是相当惧怕b17这种全身上下有一打以上50机枪的家伙。这种密集的火力完全可以用密不透风来形容。而在战争后期,大量的轰炸机在加上电子战设备后,以密集的全覆盖式电子干扰来对抗德国雷达也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具德国人反馈,即使采用多部雷达使用不同的频段来探测,其效率也将下降到没有电子干扰时的四分之一以下。这其中固然有德国雷达技术较为落后的因素,但是大量的电子干扰设备集中使用的威力也是绝对不能低估的。

所以陆军没必要拥有太多的飞机,能保证一般战役需要就够了,如果非要碰上个别难啃的目标,和空军协调一下就可以了。而大量的远程轰炸机和远程战斗机将作为战略力量去使用。海军方面想要**的海航确实是有必要。不过除了个别用于侦察或者反潜的海上巡逻机之外,徐杰也不打算给海航太多的4发重型飞机,海航主要是由陆基航空兵和海基航空兵构成,后者就不用多说了,绝大部分都是单发飞机,前者的话主要执行的也是对海攻击任务,而面对航行的船舶,水平轰炸的效果比较一般,最好还是用可以俯冲的双发轰炸机比较好。

总之,在徐杰的规划中,陆航主要配的飞机是强调飞行性能的短距离低成本可以大量生产的战斗机(类似2战时的bf109)。强防护的对地攻击机(比如ju87)到后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搞战斗轰炸机一体机(比如f190、暴风之类的)以及可以俯冲的双发轰炸机(比如说ju88。)以及双发夜战飞机或者夜间轰炸机,这种飞机比ju88这种标准的双方轰炸机小,但是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飞行性能。(比如说蚊子)

而海航方面因为存在舰载和陆基两种情况,所以说需要区别对待,舰载机几乎都是单发飞机为主,为了抢夺着舰性能,所以必须要求中低空性能要好,要说历史上2战中最好的舰载机的话,那自然是海盗系列,这种飞机集空战和对海攻击为一体,除了不能扔鱼雷其它几乎都可以做(不过海盗2战后的衍生型au1型攻击机是可以带鱼雷的),甚至当夜战飞机都可以。不过想要点开这个科技树的话需要神器r2800,这个稍微困难点。所以说开始的时候战斗机和攻击机还是要分开,后者只要科技发展不是特别悲剧,设计上再好点的话,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历史上ju87就有鱼雷机改进型。)至于陆基航空兵吗?考虑到海军作战要求半径一般而言比较大,在科技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51这样的飞机,当然b型可能还差点火候,d型航程够用了,但是飞行硬指标,比如说速度和爬升什么的下降了一些。低空性能下降的比较严重。当然到了51h那就威武霸气了!至于说双发飞机吗?徐杰认为历史上的蚊子和ju88配合就很好了,没必要加一些别的什么东西。

最后就是由国防部直属的战略空军。如果历史不出现大的偏差的话,单纯依靠远程轰炸机轰炸是没前途的,重型轰炸机摆盒子裸奔轰炸德国尚且伤亡惨重,只有当护航飞机加入后才最终压垮了德国空军。要说重型轰炸机吗,徐杰还是比较喜欢b17这种重甲重火力的飞机,兰开斯特虽然也可以,但是防护和火力明显差了一些,he177吗?先把散热问题解决了吧。至于b29,则属于后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