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华夏制导武器(2/3)

作者:蝴蝶蓝
化率。从‘精’度上来看,可比单纯的目测瞄准要强多了。而在信号发生和接收器方面美国人同样也有,所以说用雷达发现和跟踪目标,用机电是电子计算机来结算信息,使用雷达加无线电指令引导应该是最现实的引导方式。当然,如果德国人逆天搞出了远超历史的电子干扰机的话,徐杰也不介意使用有线制导,不就是多带点电线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总之,这个导弹系统由雷达,计算机以及信号发‘射’机、导弹三部分组成。其作战距离暂时被定在了15m左右,只要能避开高炮的攻击就可以。雷达必须采用抗干扰和跳频技术。‘精’确火控距离应该在25m以上。对于这个位面是否可以达到这些技术要求,徐杰倒不是很担心,历史上德国的火控雷达就实现了三个频段直接的跳频。而且即使面对箔条或者干扰绳的情况下,加装了抗干扰设备的雷达依然可以从反‘射’强度高出目标近20倍左右的箔条云中找到目标。当然,这需要训练出‘色’的雷达‘操’作人员。

至于导弹的威力吗。考虑到2战中所要面对的目标都是皮糙‘肉’厚的战列舰和装甲航母,所以其威力至少相当于800级别的炸弹。对付驱逐舰或者巡洋舰这种目标可以考虑使用500半穿甲战斗部。这个重量看似比冷战时期不少反舰导弹的战斗部重量都大,但是不要忘了后者的‘射’程又多远,而这个时候因为不用考虑远程防空导弹的问题,所以‘射’程可以压缩到很低。

如果感觉到威力不够,继续上更大的战斗部的话,比如说历史上弗里茨弹上安装的重达1400的炸弹。那么安装在反舰导弹上显然是不行了,重量太大,而当时的火箭发动机推力又太低。所以只能使用指导炸弹或者滑翔炸弹的方式。而这种大威力炸弹在攻击地面目标的时候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华夏总装备部的制导武器研究所中目前正在进行到三种空对海/地制导武器分别是编号为as1,重达900装备一个500战斗部的,‘射’程在15m左右,速度在每小时600到900m的反舰导弹。和编号为-1的制导炸弹以及加装了滑翔弹翼的滑翔炸弹版。这种滑翔炸弹的战斗部是重达1200的半穿甲战斗部。从3000米左右高度投掷时几乎可以摧毁目前已知的所有战舰的水平装甲。同时为了攻击地面目标,在后期也可能换装反掩体战斗部或者高爆弹。

而有了炸弹之后,还必须有载机,按照历史上2战轰炸机的载弹量,一般的中型轰炸机最大载弹量也就是2.5吨左右。当然,你要是降低燃油的话,载弹量会更高一些。而载机这个问题,考虑到这款飞机不要求可以以较大的角度进行俯冲,更加强调航程和载弹量。所以经过仔细斟酌后,徐杰决定采用历史上2战中的美式轰炸机作为华夏反舰导弹搭载机设计的蓝本。

美国2战中型轰炸机中后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25型轰炸机,这种飞机装备有12‘挺’m2大口径机枪,备弹4600发。并且在挂载4000磅炸弹,和4300燃油的情况下可以拥有685海里的作战半径!在这种负重的情况下,这款飞机的速度比较慢一些,在15000英尺的高度上最大速度也能达到470m以上。

这个‘性’能已经相当不错了,也许有人会拿u88-a14等后期型轰炸机的的6000多磅载弹量来说事。但是实际上对方是以轻武备和牺牲载油量为代价换取超大的载弹量的。而且一般情况下,u88a17鱼雷攻击机的载弹量也不过是2发重达2200磅左右的鱼雷。而要细算起来,25的表现要更胜一筹。先说武备,后期u88型轰炸机的通常自卫武器为2‘挺’7.92mm机枪和2‘挺’13mm机枪,这个和25型轰炸机所拥有的如同火刺猬一般的自卫火力根本没法相比。至于内油和炸弹之间的换算。可以参照这样一个标准,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