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俄国人的窘境(2/3)

作者:蝴蝶蓝
部队必须保证攻击机的安全,不可随意进出战区,不能随意追击远去的敌机。而地面攻击机部队必须不惜一切代稼护地面作战。即使防御强如伊尔2的攻击机也在这种近乎刻板的战术思想制导下被德国人严阵以待的空军和地面高炮部队打的相当惨。伊尔2不仅仅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攻击机。同时也是死的最多的……。

更何况华夏在空军方面给俄国人提供的装备限制更多,一方面是华夏不想将最好的航空装备交给俄国人。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俄国人很难保养这些高技术装备,别的不说。单纯航空燃油方面俄国人就无法保证。华夏的飞机使用的航空燃油一般标号为100/130级别的。而俄国人本土的航空燃油一般都是93级别的,品质上和历史几乎持平,但是却无法满足华夏飞机的要求。不是说不能用,而是说用了后对飞机的性能以及寿命会产生影响。劣质燃油会损害发动机,而你让这个位面的俄国人对类似2600级别的发动机进行大修,也确实难为他们了。

别的不说,历史上的苏联比这个位面上的俄国强多了,但是航空发动机依然不如德国。液冷就不用说了,在量产机上德国人连美帝都不怕。气冷方面吗,虽然理论上俄国的h82fn发动机和德国的m801一个级别,但是前者却不如后者稳定。(前期的m801也有过热的问题,而据说后者到了后期依然有过热问题……。)如果说德国飞机中高空比较差劲的话,那么苏联的飞机中高空就只能用非常差劲来形容了。(一代神机米格3在出现的时候高空确实可以。那是因为他是专门的高空飞机。中低空很糟糕的,作者认为看一款飞机增压系统是否优秀。应该看他们的适合的空域广度。单纯的高空n并不能说明什么。也并不实用。)

而这个位面上,华夏的陆基战斗机以英国人的莫林和狮鹫发动机为主。这么高大上的东西交给俄国人维护,也确实很难为他们了。至于未来气冷发动机主力,2600和2800型发动机就更别说了。后者可是堪称级的存在啊。除了技术问题外,俄国人的飞行员培训和储备更是个问题。从历史上来说,苏联后期能取得东线制空权不是靠着飞机产量,和飞行员素质更是没关系,而是因为英美两国在西线最终耗掉了德国空军的精锐。

所以俄国人就别想着让空军帮陆军扫地皮了,俄国人没那么多飞机更没那么多飞行员往对方高炮里送。装备的稀缺性让俄国人也不得不走精兵路线。所以被选出来的俄国飞行员种子将进入华夏的空军院校学习,而学习的内容以空战为主。俄国人的要求很简单,尽可能的保证本方制空权。空军的任务只是空战和掩护。对地攻击的事情就先放放吧。同时,俄国人也将接收少量的双发飞机,这些飞机中绝大部分都将是夜战飞机,兼顾对地攻击,作为一个大国,没有夜间防空力量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俄国空军目前使用的发动机将是比较低端的1830级别的,这种发动机性能很差劲,而装备这种发动机的f4f之流是肯定不如使用601的f109。更别说和后来的f190比了,不过这种结构简单的单排气冷发动机却是最适合目前的俄国生产和技术水平的。所以华夏向俄国提供了这种简单发动机的技术资料以便让俄国自己组建一支空军。当然除了这些低端飞机之外,对于驻扎在华夏的俄国空军,华夏倒是可以提供一些高端飞机。毕竟前者是为了俄国的技术储备和保证俄国空军基本的飞机数量,而后者则是要为伊朗战争做准备的。

轻武器和步兵装备方面华夏干涉的并不多,一方面是俄国人还没堕落到连轻武器都无法制造的水平。而另外一方面则是俄国人对于轻武器不是很关注。在他们看来既然大家一样使用栓动步枪。毛瑟和莫辛纳干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吗。冲锋枪方面,俄国人也认为自己的比德国人的m要强一些。毕竟弹药装的多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