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能靠自己了(2/2)

作者:蝴蝶蓝
当时全国之最,而作为外洋舰队的主基地,台北和高雄的军港扩建工作和相关配套设备也在甲午战争后大规模展开。尤其是高雄,在现阶段就拥有可供1万8千吨级战舰舾装和整备的大型船坞配有专门的车间和厂房。而在未来3年内,可供2万5千吨级战舰维修的新船坞将完成,为华夏舰队重心向南转移做好准备。

船舶工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带动了机械制造和金属冶炼等众多相关领域。在甲午战争结束后,北洋拿到了大量的赔款并没有将其投入到可以迅速带来可观收益的轻工业领域,而是将其作为重工业发展基金,继续完善自己的金属冶炼和机械制造,一方面是加强原有的工厂的生产效率,比如说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械局以及徐杰在东北设立的东北武卫军直属工厂,另一方面则是混合民间资本甚至是部分外资,在上海广州等开放城市建立工厂,这些工厂多半偏向基础工业,比如说在上海和德国人联合筹建的远东锅炉场,就为华夏自造船舶提提供锅炉,并且为华夏海军的战舰提供一部分部件。可以说是军民通用型。

经过数年的准备,华夏的工业基础算是打下了,但是依然无法duli完成建造一艘无畏舰。而且差距还很远,比如说无法生产无畏舰所需要的发动机主轴,没法生产可供大型炮塔使用的轴承,没法生产蒸汽轮机,没法制造克虏伯二次渗碳装甲。大口径火炮领域算是比较快的了,可以制造12寸40l主炮。但是在xing能方面和英国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至于光学仪器?托德国人的服,和打得过蔡司原装货没法比,但是基本还算够用。至于说电机和内燃机什么的,这个华夏起步比较早,虽然受基础工业的连累和西方有差距,但是在设计理念方面丝毫不落后,算是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吧。

感谢书友lm1876tf的月票支持和书友炎麒麟的评价票~~~(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