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五章 海军痼疾(2/3)

作者:蝴蝶蓝
更老的超勇杨威如何?怕是不光航速,火炮什么的也已经老化了吧?”徐杰继续问道。

“每年区区一百多万两银子要养这个北洋舰队,抛去官兵饷银等日常损耗,这实际能用到战舰保养上的银子有多少,怕是刘总兵应该很清楚吧?”徐杰依然决定做一个锥子,好好刺激一下这两位在座的北洋要人。

“这战舰损耗和后勤问题说完了,咱们再说说两国的造船差距。我大可告诉两位,即使是28万英镑的价格,我们设计局依然可以从中赚取客观的利润。意大利的那些造船厂们依然会有很高的收益。”徐杰笑了笑说道。这明摆着就是说,我就是敲诈你了,你能怎样?!虽说有些作假的嫌疑,但是在这种场合说出来,依然很有震撼效果

“福州船政局造的船比之从欧洲各国买来的船还要贵。”张佩纶终于可以插话了。

“那是自然,福州船政局说造船倒不如说是组装船,动力,火炮均需外购,只是最后在福州造船厂组装而已。”徐杰自然知道为何贵。“有句俗话叫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仅仅在价格上外购便宜就不发展自己的造船业。哪你只能永远受制于外国,如果一旦开战,欧洲各国严守中立,不卖战舰给北洋,北洋该如何处置??”徐杰问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北洋今年应该会从福州船政局接受一艘新船吧?应该叫平远。”徐杰问道。

“是的,该舰是一条2100吨的铁甲快船。航速14节,配备260mm克虏伯主炮一门和2门150mm克虏伯炮。”刘步蟾说道。

“两位可知日本人自造战舰的情况?”徐杰问道。

“倭人于去年开工一艘4000吨级海防舰桥立号,在横须贺造船厂开工,装备1门320mm加纳主炮,4.7寸阿姆斯特朗型速射炮11门。航速16节半。刘步蟾说道。

“这两艘战舰战力值高低我想刘总兵应该很清楚吧?日本人可以自己造,即使无法外购,也可以保证一定的战斗力,哪北洋一旦无法外购的话,新式战舰从何而来?如果真是这样,怕是还未开战就已经胜负已分了吧?”徐杰冷冷的说道。

“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听闻北洋水师中多位管带对琅威理副将的管理颇有微词,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徐杰想了半天,终于还是决定把话都说出来。历史上,虽然身为英国人,但是琅威理对于北洋水师可谓是尽职尽责。据史书载,他“终日料理船事,刻不自暇自逸”,甚至在如厕时“犹命打旗语传令”。由于他严苛的治军态度,以至于在北洋水师当中,竟然流传有“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的话语。而正因为严格的治军之道,使得琅威理与北洋诸位管带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1890年撤旗事件绝非偶然,这是北洋闽党之间与琅威理矛盾激化的产物,而李鸿章则因为惧怕英国以琅威理为工具控制北洋水师所以选择偏袒刘步蟾,而导致琅威理愤而离职。为此北洋水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但失去了最好的海军军官,而且训练日益废弛。据史料记载,“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而且“平日操演炮靶、雷靶,惟船动而靶不动”,甚至“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而行。码数已知,放固易中”,徒求其“演放整齐,所练仍属皮毛,毫无裨益”。由此观之,虽然刘步蟾等人在整个甲午海战中的表现不失为英雄。但是,因为他们的训练松弛,而造成的问题也绝对不可忽视。

“琅威理副将过于狂妄,名为副将实则代替总督职权。”刘步蟾愤然的说道。

“琅威理副将本身就是北洋水师的二号人物,管理日常军备和训练是再正常不过了。”徐杰不满的皱了皱眉头。

“我等也曾在英吉利海军学校就读,不比他差。”刘步蟾在北洋中鲜有人敢于顶撞,今日遇上一个毫不相干的华人,自然不会给面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