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八十八章 轻松的首战(2/3)

作者:蝴蝶蓝
火力锁住了对方的she击孔,随后在几发烟雾弹抛出后,一群携带爆破筒或者*包的步兵开始前突,在烟雾和火力的双重掩护下迅速接近,然后用爆破筒和*来解决这些工事。

伴随着一阵阵沉闷的爆炸声,一个个掩体的开口处喷出一股股腥辣的烟雾,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血腥的味道。间或还会有几个地堡被剧烈的爆炸炸的四分五裂,可以预见,这些地方应该是弹药库或者残存的重火力点。伴随着后续步兵的跟进,整个阵地最终易手。从装甲部队发起进攻到最后一个抵抗的俄军被击毙,整个过程不过20多分钟的时间!

外层的防线崩溃的非常快,在轻易的突破了阵地后,装甲部队分成三支,一支继续前进侦察,而另外两支则向两翼进剿,扩大突破口,以便后续步兵可以跟上,同时可以等待随后的补给。这个结果虽然在让绝大多数官兵赶到意外,但是对于蔡锷来说很正常,自己一个旅打对方两个营,而且在火炮准备极其成功的情况下突然发难,所以摧毁对方的前沿防御并不困难。甚至连俄军对最前沿被突破也没有太大的震惊,因为他们的核心防线是第二道!

“第二道防线距离前沿阵地有3公里左右,在阵地前有雷区,并且配有一些小口径火炮,还有大量的迫击炮和机枪,并且有环形工事群,守军也多了不少,我们的前面应该有一个团又一个营。硬冲的话肯定不行,我正面佯攻,两翼包抄,对方阵地核心的主堡无法直接摧毁,我们最后再打,压制住对方火力后,用工兵爆破解决。”蔡锷将手下几个营长招过来后命令道。

如果说俄军的第二道防线核心阵地是一个乌龟壳的话,那么周围的堑壕和碉堡则是这支乌龟的四肢,唯一不同的在于这只乌龟是死的,没法收起自己的四肢,既然这样,面对缺乏死磕能力的华夏装甲部队,最好的选择就是避开最硬的部分,断其四肢后最终用重炮和爆破的手段来解决核心阵地。

在增援的步兵接手了阵地之后,蔡锷手中的第一装甲旅再次冲击。蔡锷抽出了8成的坦克向两翼迂回,而中间则是突击炮和重迫击炮为主的火力支援编队。对方是一个团又一个营,兵力多出第一道防线数倍,同时有了更好的火力配置,这才是检验装甲部队突击能力的最佳试金石!

“我们的6寸炮必须用来压制对方的炮兵,所以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要用速度和密集的火力快速冲击和切割对手的防线,他们是一体的时候,我们很难打,但是只要能将其分割我们就可以获得局部兵力优势,当我们的坦克发现对方的火力点后,能摧毁的要尽快摧毁,一击不中迅速移动,对于不能摧毁的,可以绕行或者交给更专业的部队。总之,时间将决定一切,我们的时间只能用在穿插和进攻上,任何的迟疑都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在发动最终的进攻前,蔡锷反复强调了装甲兵攻击的原则。

这个原则很快传达到整个装甲突击旅。随即两翼的两个装甲营开始发动攻击,如同一个人的两只拳头一般狠狠的向着对方侧翼砸去!从华夏陆军发动炮击到装甲部队冲击第二道防线,之间有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足够让俄国人反应过来。俄国士兵在低级军官的带领下做好了最终的准备,俄国人的防御围绕平she炮展开,稀疏而且纵身不够的地雷阵根本无法挡住华夏装甲部队的脚步,步兵武器和自杀突击面对有jing锐步兵掩护的装甲部队就是送死。

平she炮集中布置,并且周围是机枪和迫击炮阵地,前者用于对付坦克,而后者则是用来消灭和阻隔步兵,在外围就是手中只有莫辛纳干步枪的廉价步兵了,他们的任务就是用血肉之躯拖延对方的攻势!

这次华夏装甲第一旅绝对不能大意,他们面对的是真正的考验。伴随着梆梆敲击坦克的声音,作为左翼进攻矛头的张天翼开始减慢车速,这次达成“免费坦克”的家伙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