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7章 兴起三(2/3)

作者:猫疲
义》。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变相筛选过程,可以见识到形形色色不同追求和心态的人物百貌;

比如,喜欢《西游》的人无疑可以在野生妖怪对抗天庭的故事当中,获得逃避现实的解脱感和精神籍慰;

而喜欢《水浒》的人,则可以从同生共死的兄弟义气和替天行道的梁山聚义,为自己的现实行为获得某种虚幻的认同感;

至于能够从以汉末天下为舞台,用权谋兵法较量角逐的《三国》当中得到感触和理解的,那起码都是有所野心和前景追求的人物了。

至于《红楼梦》,抱歉,至少在在这个朝不保夕的底层乱世氛围当中,除了用来猎奇性的一窥想象中的上等人的生活日常之外,就在没有任何意义和用处了。

但是周淮安显然严重了这些农民起义军在精神世界和娱乐方面的贫瘠、枯燥与匮乏了,结果他一下子就以自己预想不到的传播速度而成名了,许多人都知道怒风营里有各说故讲古极好,也很有蕴意深人发省的和尚。

然后,他名正言顺的向大将军府表明,自己需要一批随身可以做笔记的人手,并且由此获得了相对有限的挑选和征集权。至少他要感谢自己所身处的这座广州城,相比还被大片蛮荒包围和渗透着的潮汕地区,广州城可是汇聚了整个岭南地区精华所在的城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加上长期为了通商和传译交流的需要,而造就了一大批专门的从业人员和关联产业;还有岭南地区历代下来,作为大唐政治犯扎堆的流放地,这些往往具有来自朝廷中枢的高端学历和从政经验的政治犯们,以及他们繁衍开来的后代们,也在这座巨型城市里多多少少留下个各自的痕迹和烙印;

因此,广州城中士民百姓的识字率和开化程度,也远要比其他地方更高的多,号称士岭南文教之盛的第一,这也给了周淮安更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

尤其是当义军到来后杀光了城中的大部分胡商,抄查了许多官宦与大户人家之后,由此锁反应式的造成相关人等的连失业浪潮之后,周淮安就发现自己仿若是一下踏入了个蕴藏丰富的大宝库一般,可以假公济私式的尽情选择和挑拣各个领域的人手,来充实自己的身边和相应的讲习所。

然后,随着不知名的力量和运作,更多记性好而头脑灵活的少年,被派到了他的手下,用来霖听和记录他所说的故事,再带回去散播和传扬给别人听取。

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表现最好的被留了下来,一边教授一些粗俗的文字和简单术算之法,一边给他打下手帮忙,而将他从最为繁琐的庶务里解脱出来;好有足够的时间以酝酿故事和采风为由,在到处查看和巡游的同时,掩护自己暗地里做一些私人的勾当。

比如,他目前所负责关照的卫生防疫、宣贯义军的主张和组织安排集体劳动等方面;要说其中对义军具有长远影响的内容,除了到处屯田以谋求有限的自足之外,其实就是广府内外的部分手工业归并和生产管理。

按照后世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分工细化趋势的经验教训;如果没有工业产能,哪怕是最基础的五小工业作为上游,来吸收和消化,转化农业生产的剩余价值和产生的生产资料的话;那哪怕是遇到了接二连三丰年,也难以改变农产品在社会流通当中严重溢出之后,会随着时间白白的浪费和消耗在了,各种转运途中和仓储环节之内。

所以丰收后的米贱伤农,其实是涉及到宏观经济调控的领域;因此,通常古代王朝稍微正常一点的想法和措施,就是一方面通过“贵放贱收”的各级仓平仓体系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则由官府或是地方人望出面,牵头主持修建各种大小基建工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