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6章 黄月英的心思(2/3)

作者:不死奸臣
刘璋倒有些奇怪,对蔡瑁刮目相看了,他竞然还有胆子出击?自从到了襄阳,徐庶采取分兵据守之策后,川军也数次攻打过襄阳,但是襄阳城高池深,兵力比古襄阳多了许多,一直没有进展。

要论纯粹的守城战,兵力和城墙占了最大比重,更何况蔡瑁是水师都督,有守战船的经验,用来守城也能凑合,川军理智地选择了主攻方向为古襄阳。

蔡瑁戒骄戒躁,一直小心把守着襄阳,数万大军在手,搞得好像只有几千守军一般,生怕川军突破了城防,刘璋真没想到蔡瑁会主动出击。

“陈生当不是奉了蔡瑁之命,恐怕是自作主张。”法正说道,旋即笑道:“不过不管怎样,陈生一败,襄阳守军必定胆寒,我们可以集中更多兵力攻打古襄阳,现在正好夭气放晴,城墙风千,当集中兵力,准备强攻。”

刘璋点了点头。

法正突然有些疑虑道:“只是,只是我们粮草已经不多,恐怕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时间。”

…………刘璋与一众川军武将登上古襄阳南面山顶,俯视古襄阳周围的情况,城上旌旗林立,防御严密。

“襄阳城中有多少粮草?”刘璋问道。

法正道:“从来没算过,也不用算,如果主公想围城,到最后肯定是我们先撑不住。”

“开个玩笑而已。”刘璋笑了一下,心下有些怅然,如果荆南没有被打残,江陵到襄江的民心归附,川军哪会熬不过荆州军,围它一年半载都没问题。

现在荆南民心算是归附的,只是已经十室九空,百姓挣扎在死亡边缘,江北除了襄江一带,其他地方的小城小县,全部抱持观望,一些官员带着印绶跑了,一些官员假意投降,实则duli。

刘璋就算派兵去打下来,也找不到入替代这些官员,现在川军只能算控制了江北大部分地区,但是实质的统治,根本无从谈起,这才是收不上来赋税的原因,要不然就算江陵开仓赈灾,也不至于让川军如此窘迫。

就算攻下襄阳,灭了刘表,川军要从控制荆州到统治荆州,恐怕还得花费很长的时间,这也是刘璋忧心的。

但是现在忧心攻下襄阳之后的事,显然不合适。

“一个月时间,硬攻能够攻下的可能,恐怕只有五五之数,冒险太大,我们必须想点其他法子。”

对峙,是刘璋最不愿意看到的,这就是民心的威力,如果攻城失败,与荆州军发生对峙,最终拖垮的一定是川军。

刘璋远观着很远的山下,丛林之外,许多荆州兵和青壮在忙碌,那里就是古襄阳城墙垮塌的地方,刘璋试探着道:“孝直,我有两个方法,你看可不可行,攻山口比攻城墙要容易得多,我们可以集中兵力,趁着古襄阳城墙未修复,拿下西南缺。

另外,古襄阳之所以被刘表废弃,第一是因为宗贼祸乱ri久,第二也是因为地势较低,汉水襄江交汇,城内chao湿多病,我们可以等暴雨时节到来,直接水淹古襄阳。”

法正想了一会,缓缓摇头:“恐怕都不太可行,攻击山口的确比攻击城墙容易,但是我们要到达山口,必须穿过丛林,每次发起攻击,路途太远,而且撤退困难,士兵来回奔命,恐怕也吃不消。

古襄阳虽然地势较低,可是也是一座千年古城,防水工程历代修复,城中就有一条汉水支流穿城而过,徐庶狡诈,绝不可能对水患没有防范,而且暴雨时节短时期不会到来,我们如果等暴雨,以粮草来算,那就只有一次机会。”

刘璋叹了口气,法正皱眉良久道:“主公,虽然围城不行,但是打援倒还是可以,襄阳城和古襄阳一直由甬道相通,这才形成掎角之势,难以攻下,我们可以先攻甬道,再取城池,这样或许把握更大一些。”

“那还不如直接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