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二章 因果牵缠 师徒缘法(2/3)

作者:误道者
是何怪事,可否说与贫道知晓?”

陈夫人似是有些难以启齿,踌躇了一会儿,这才一五一十将原委道出。

原来有一日陈济世在书房中读书时,突见一名白发老道穿堂过室而入,他喝问了几声也不见这老道停步,反而直往陈夫人内室而去。

陈济世惊怒不已,便欲上前拉拽,哪知却被那老道一抖袖,甩了个跟头,一惊之后脑中一震,这才悚然惊醒,发现是一场惊梦,只是古怪的是,自那日起,陈夫人便有了身孕。

此事之后,陈济世总是疑神疑鬼,心中不安,怀疑宅中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人也变得一惊一乍起来。

最后陈夫人万般无奈,想起这鞠容山下还有一片祖宅,自家舅父也在宝丰观中修道,又擅长驱邪避鬼,因此便举家搬来此处居住。谁曾想,才到得此地却听闻她舅父故去的噩耗。

屋漏偏逢连夜雨,那马道人又在此时找上门来,要他们交出聚魂铃,因想起宝丰观中还有几个熟识道人,或能得到庇佑,因此陈夫人一家便想去此处暂避,这才在江上遇见了张衍。

张衍听完之后,目光微闪,缓缓说道:“贫道冒昧问一句,陈夫人未出嫁之前可是姓田,住在汉通郡彦州城?”

陈夫人佩服道:“正是,想不到张道长还精通卜算术数,却是半点也未曾看差。”

张衍听了这话,若有所悟,暗自点了点头,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抹去了。

原本应是他往那汉通郡去了结这番因果。可如今这一家却千里迢迢从北方迁来南方居住,又偏巧在此再遇上,这应是冥冥中双方因果交结牵扯所致。

想通了此节,他笑了笑,道:“不瞒陈夫人,并非贫道精通术数,今日之所以来此,是因为在久坐中体悟天心,忽然心血来潮,察觉到我那未来徒儿要从这江上过,是以特意来此等候,只是贫道修为浅薄,只算出知我那徒儿母家姓田,自何处而来,却也不知是哪一个,如今看来,陈夫人你这腹中孩儿便是我那好徒儿了。”

陈夫人先是一怔,继而大喜,手捧小腹道:“果真如此?那真是我这孩儿的福气了。”

如今世人,并不为弟子出家为道而苦悲,反而因为道士极有地位,能免税免粮,且更有“一人成仙,鸡犬升天”的说法,但凡一地出了什么神异之事,朝廷都会有封赏立碑,削减减税赋徭役,可谓惠泽乡里,是以都是与有荣焉。

但是其中大道院出身的弟子和普通道观的道士又有不同,在陈夫人看来,张衍一看便是有道行的,且似又与宝丰观有渊源,这孩儿还未出世便成了他徒儿,这却是天降善缘了,难免心中惊喜。

这时那渡舟不知不觉已到了江对岸,渡口处有个巡检带着十几个兵丁打着火把,挑着灯笼巡视,凡是过往客船都要检视一遍,捞些好处,但是见着这艘渡船上有张衍站着,都都是远远绕开,不敢上来找麻烦。

陈济世此时也是恢复了一点血色,见了此景,坐在船尾叹道:“不奉先圣奉鬼神,叫我辈读书人如何自处,如何自处。”

陈夫人想劝慰他两句,可是听了这话,嘴唇张了张,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张衍看了看夜色中的鞠容山,道:“陈夫人,贫道此去见那陆观主,贤伉俪欲往何处去,我可命童儿一路护送。”

既然张与自己孩儿有师徒缘法,彼此也不算外人,陈夫人也不推辞,落落大方道:“那便多谢道长了,奴家舅父在此间也有几间房舍,今夜便想在那处落脚。”

张衍微一颌首,吩咐了张盘几句,便一摆袖,脚下腾起一股烟云上了云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