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三十七章 无线电塔(2/3)

作者:蝴蝶蓝
的情况之下,生长的非常的不错,可能接下来,又是一个大丰收的日子。

包头郊外的,一座只有400米高的小山之上,这是包头周围,少有的,纯粹是石质的小山,相对比较坚固,且高耸,看起来极为的险峻。

在山路上,一队施工队,正在艰难的把器材运输到山上,习惯了机械化的运作,数百吨的钢铁的,要想运输到山上,并不容易,好在山的一侧较为陡峭,可以在山顶固定一个滑轮组,借助着蒸汽机的马力,可以把大宗的东西吊到山上,这等于是节约了大笔的劳力,可是数百吨的东西,运输到山上,并且安装起来,这非常困难。

这是一个足足有150米高的高塔的,全部都是钢筋制造,是利用德美洋行的渠道,实地的考察了山上的一切基本环境,最终设计出来的,采用的是独立尖塔的结构,借助着钻头打出来的30米深的岩层得,粗大的,足足有的一米见方的钢筋底座,还有8个超过50吨的钢筋‘混’凝土的底座,四百吨的重量,加上严丝合缝‘混’凝土跟山体结合到了一起,足以支撑150米高,数百吨的庞大钢铁塔。

无线电发‘射’塔的总海拔超过了1800米,包头本身地处高原,本身的海拔就在1300米左右,又加上了小山的400米高度和发‘射’塔,相对高度达到了500多米,也算是这个时代,较高的一个发‘射’塔,纯粹为无线电发‘射’而建设的高塔。

马可尼测试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时候,曾经用风筝进行接收,可是风筝又能够飞多高,一百多米就已经非常惊人了,在这个400多米的小山之上,相对高度500多米,这几乎是人类能够达到的较高的地方。

当然了,寻找一些险峻的山脉,也可以,可运输和建设这两点,根本就得不到满足,而且距离包头太过遥远了,最终,还是在包头近郊找到了这么一个小山。

本身,特拉斯并没有‘弄’这么高,但是杨元钊以后世的见识,推动了这一切,电视塔也好,广播电台也好的,都是要有足够高的高度,甚至连塔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接收和发‘射’天线,足以让包头周围能够使用。

杨元钊为了说服特拉斯,让特拉斯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因为有电离层的存在,原则上,任何地方,都可以保证收到,但是高耸的发‘射’塔,可以保证直‘射’的效率,越高的地方,直‘射’覆盖的范围就越大,这是包头可以直接的笼罩的范围,如果说相对海拔在100米的时候,跟相对还把在400米,范围可不是4倍,而是平方还要多。

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特拉斯只是没有想得那么的深入,一旦杨元钊给他解释清楚了之后,他就欣然的同意了,从某种程度上面说,这也是无线电在应用中的一部分,只有实际的深入进去,特别是真正把他作为一件真实的应用,才能够发现这么多的问题。

这是一个声势浩大的工程,哪怕是这些底座,也是专‘门’在铸造车间铸造出来,运输到这里的,其中加入了抗锈的成分,足以支撑风吹雨打,而位于最高层的下面,距离地面125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钢铁构筑的小屋,可以通过梯子跟下面相连,未来,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器材,就会安放在哪里,强大的长‘波’信号,足以笼罩包头的周围。

不是杨元钊不想‘弄’出中‘波’,或者是微‘波’之类,这个跟这个时代的差距,稍稍的有些太大了,无线电通讯和广播,经过了一代代的发展,特别是之后的微‘波’,更是穿越了电离层,通过卫星传导和放大,因为空间的无遮挡‘性’,让‘性’能指标放大了不少。

高高的发‘射’塔,慢慢的修建起来,特拉斯全力以赴的研发的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按照杨元钊的要求,第一台实验型的,可以尽量的让发‘射’的信号强大,最少也能够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