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六十四章 铁路和蒙古布局(2/3)

作者:蝴蝶蓝
白银的情况之下,三四亿的投资,还是在长达一年的时间之中逐步的投入,这对于在座的股东来说,并不困难,包头已经走过了之前最困难的阶段,大量的产业逐步的产生红利,接手了包头和周边的数个新兴城市之后,完善的工商管理和税务体系,让这个庞大的城市群,拥有了大量的财源,不再是只有工厂本身了。

铁路和公路,在杨元钊的计划之中,本就是公共建设,跟城市的建设是一体的,只不过之前包头的大部分建设都会放在城市和工厂上面,所以才会由他和股东们共同投入,现在股东们已经看到铁路的巨大利益,这方面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两个议题的成功通过,特别是牵扯到了数亿的资金投入,所有人都认为,这一次会议就要结束的时候,杨元钊突然的提出了新的议题,修建从包头到库伦的铁路。

这下子一片的哗然,之前的12条铁路,其中的11条是有一定预期和客流量,修建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会有不错的收入,比不上包头周边的,却也可以,最后一条前往青海和宁夏的,因为包垦公司的大规模占据土地,那里也会成为未来包头种植业的一个重点,虽然略差一点,却也可以接受,但是库伦,这完全没有任何的利益。

要说包头,历史上,跟库伦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紧密,库伦是蒙古国公的居所,现在还有几个蒙古国公在,甚至蒙古活佛也在库伦居住,包头之前借助着毛皮生意,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从库伦来王公家的管家,少部分远在恰克图过来的俄罗斯毛皮,但是现在,包头已经成功转型了,目标不在针对毛皮,毛皮和毛纺织,连包头整个产值的万分之一都没有,甚至连包头的产品都只是少批量的运往蒙古。

原因很简单,日用品和诸多的包头产品,都是以人为基数,获得占有率和市场,蒙古可以说是整个中国,除了远在边境的新疆西藏之外,人口最少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市场,修铁路,恐怕要赔的底朝天了,没有任何的意义。

仿佛是商量好的一样,股东们齐齐反对,甚至是米哈伊,在询问了蒙古的一切情况之后,也跟随一起反对,杨元钊妥协的说起,这个铁路不会是三条铁路并排,只是一条单线铁路,都没有得到认可,虽然杨元钊可以直接强行通过铁路计划,甚至是自己单独的修建,但是想来想去,杨元钊还是没有这么做,独断专行,往往会失去判断问题清醒,股东和米哈伊说的对库伦目前,确实是没有太大的利益,即便是深埋在地下的矿产在这个时代也同样没意义,可是那一件事情是迫在眉睫了,想了半天,杨元钊只有退而求其次的要求,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铁路计划都被否决了,其实1700公里的铁路,投资不会超过8000万,投资不大,跟之前的计划完全没有可比性,关键是未来运营,会耗费巨大,总不能单独的建立一条铁路,不通车,或者只是通行几个车辆,包头又不是慈善家,愿意把真金白银丢在那里。

公路不一样,投资已经降低到了百公里30万左右,1700公里不过是500多万,最关键的是,公路的运营成本极低,每年的投入不大,就是养几个人而已,股东们连番的否决了杨元钊提出议题,倒也有些不好意思,几百万的投资,放在股东大会上,根本不算是个事,既然杨元钊愿意,那就通过吧,最终只是通过了前往库伦的公路。

整个股东会议,就这么的结束了,刘澍也关心的问起,为什么杨元钊会在这个时候,提出修建库伦铁路,在铁路没有通过的时候,反而要求公路,对于此,杨元钊也没有多说,他能说,最多明年,已经末世气象的清廷就要倒台,而蒙古,这个隶属于中国的土地,将会被瓜分出去,虽然后世有民国时期的回收外蒙,最终还是失去了。

一个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最关键的是,直接接触到包头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