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七十七章 摊牌(2/3)

作者:蝴蝶蓝
掌控着庞大的财富之外,家族也是在各自地方,实力强大的,江浙因为本就有棉花种植的传统,跟包头的合作不算密切,还是有合作的,虽然数量很少,但是这些合作的,却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1910年,最大失落就是,他们没有在之前跟包头合作,现在的棉花,即将步入到采摘季节,没有详细的去计算,但是现在已经反馈回来的数字显示,包头合作的那些土地,棉花的种植非常的出色,保守估计,比他们的土地,最少提升了一倍以上。

土地,在这些大商家的眼里,只是一种囤积的习惯,土地跟商业上面的投资相比,回报率太微薄了,但是包头的合作让他们眼前一亮,棉花本就是一种不错的经济作物,在江浙一带有比较大面积的种植传统,依托着这个,他们才大力的发展棉纺织业,不过当这个产量提升一倍,甚至更多的情况之下,棉花的回报率就非常惊人了,要知道,这并不代表利润提升一倍,毕竟种植,种子,人工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成本,而且这个成本还不小,几乎占据了棉花成本的五成以上,这也是最终微薄的根本原因。但是现在棉花的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提升一倍的话,等于说利润是提升了3倍都不止,这对于很多人都很有吸引力了,这代表着裸的利益,而且数量极为的庞大。

“看样子元钊,你合作的土地不少。”张静江开口问道。

“大概10亿亩吧。”

咳咳,张静江几乎被杨元钊给呛住了,他这才发现,从某种意义上面,他小看了这个小兄弟,动辄都是以亿来计算的数据,10亿亩的土地,在他的嘴里,就是那么的轻而易举,这几乎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可耕种的土地,虽然张静江也了解,明面上面的土地,永远不是最终的数字,可是在10亿之下,也相差不多。

张静江不知道,广阔的西北,提供了大量的土地,虽然开发起来比较的困难,可是包垦公司庞大的机械化军团,还有充足的人力,这些都成为开发西北的根基,最重要的,种植的不是什么粮食作物,而是以日照条件为关键点棉花,要知道,后世的中亚,可是棉花的仓库,但是在这个时代,中亚也好,靠近中亚的新疆等地,还真的没有种植棉花的传统,温室大棚和杨悦的努力,让这一切成为了现实,西部庞大的土地,在化肥的帮助下,勉强可以种植,就成为了土地激增重要力量。

“不知道产量如何?”另外一个富商问出了问题,眼下江浙一带,跟包头合作的棉花长势明显比他们的好,但是江浙一带,土地肥沃富庶,远比其他地方好,很多地方穷山恶水,甚至还有盐碱的土地,跟浙江这边,不能相比。

包括张静江和张謇,都把目光投向了杨元钊,10亿亩,如果是以前的棉花的话,大概就是增加300亿磅,几乎解决了一半的问题,全国范围之中,虽然还是没有完全解决,加上种植棉花的传统地带的产量,应该可以弥补大部分的缺口,谁也没有奢望,会满负荷的生产,

“亩产70斤以上。”

“70斤!”其他人微微的有些失落,这个数字跟他们之前预想150斤左右,有不小的区别,不过想想也是,精耕细作的生产,跟10亿亩这么庞大的数字的生产,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够增产这么多,不错了。

把周围人的表情收入眼底,杨元钊知道他们误会了,继续的说道:“是皮棉!”

“皮棉,不是籽棉,是皮棉。”张謇又被呛了一下,几乎是带着有些语无伦次的问道。

杨元钊点点头,虽然西北的土地贫瘠,可是保证250斤以上的产量还是没问题的,大陆棉经过了2三代的改进,一定程度上面已经显示出他的出色了,出棉率这一点上,甚至一些土地稍稍贫瘠的,还会高一点,虽然只是在30%这个比例上稍稍的提高,可是以全国的10亿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