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六十章 军火路线(2/3)

作者:蝴蝶蓝
条件,一下子连原产的委员会1888都不如这个抢手。

连委员会1888都不如了,更何况更差金钩,包头造一下子,挤占了金钩步枪的市场,继纺织业和轻工业打败了日本之后,在军火行业,又一次的给日本重创,日本早就准备好的军火,不但没有卖出去,反而花费了不少的公关费和运输费之类,到手的生意飞了。

上面的人动手了,下面的人也都一一的动手了,委员会1888的质量确实比较好,少部分流出来的,被下面的人用了之后,几乎一举政府了所有人恩,东北,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方的土豪们,正式他们的支持才建立了各地的民团的,当然了还有南方各省,虽然革命是大势,是潮流,可是在底层,在县乡这一级,还有很多士绅们支持的民团,既然包头造这么便宜这么好,纷纷的下达订单,已订购足够的枪械。

三个机器厂获得了足量的订单,南方北方的订单总额,达到了60万的步枪,400挺的马克沁,总标的超过了1500万,这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工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工人们在大量订单的推动之下,迅速的熟悉了本职工作,三大兵工厂的运转,也越来越好了。

枪械也倒罢了,子弹,炮弹,马克沁和75重炮,这些都是列强才能够生产的军火,包头居然能够包团了,也就是说,包头可以生产部队所需要的全部军火,这对于中国,有着特别的意义,中国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泥足巨人了,完善的武器装备,加上庞大的人口,这分明是一个潜在的陆军大国。

包头这个字眼,也开始真正的出现在了整个中国的舞台之上,列强们,开始关注整个包头的情况,特别是机器生产,还有钢产量的估计,包头能够生产各种的机器,已经证明了,轻工业的强大生产能力,冠绝整个世界,现在,在军工产品之上迎头赶上,本来,之前包头钢产量,列强们是不信的,即便有威廉姆斯实验室作证,也最多以为是几百万吨而已,加上钢轨的生产,列强们虽然不是精确的估计,却也吓了一跳,最少1500万吨以上的钢产量。

超过千万吨的钢产量,即便在世界之上,也是一个让人瞩目的数字,这可是1500万吨啊,之前张之洞在湖北,花费了巨资,上千万两的白银投入,也不过是一个四不像的汉阳铁厂,8万吨的铁和4万吨的钢,什么时候,包头居然不声不响的,放出了这么一个大卫星。

革命党这边,也没有什么保密的,袁世凯在黄兴带回去军火的第一时间,就发现西北也卖给了革命党军火,当然了,本身这些军火是黄兴要求赶快的发去,让走正太和平汉,过了武汉之后,用水陆运送到南方,不过这个意见,被杨元钊直接的否决了。

开玩笑,现在北洋已经磨刀霍霍了,兵锋直指武汉和合肥,正太线和平汉路,是他们的核心控制区域,或许说普通的产品,他们因为之前答应包头方面的条件,或许不会过问,会让那些东西直接送过去,不管是跟南方交易也好,出口也好。

但是军火,想都不要想,袁世凯肯定是会夺下来的,然后找一个理由搪塞西北,要么开战,要么别的,眼睁睁的东西,不可能拿去支持革命党的。

否决了黄兴的决议,让刘澍选择另外一条路,军火直接是从山西擦过湖北直接送入到革命党的手中,这一条路,虽然是远了一点,也耗费了更长的时间,但是胜在安全,湖北虽然已经有了第四镇,可是第四镇基本上都聚集在武汉方向,接下来,会继续南下,前往湖南,直接进攻腹地。

而这一批武器,要想避免北洋直接抢走,只能够越过武汉,在北洋控制的比较薄弱的地方,在长江装船,然后放江东西下,到达长沙或者是直接的前往南京。

此时大部分各省督抚都在南京,南京的城下,也是新军数量最多的,运到哪里,然后根据分配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