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4章 宋献策的担忧(2/3)

作者:富春山居
。先生也早点回去歇着吧,有什么事,我们明天再说…”

看着说完便转身晃悠悠向后宅走去的阿敏,宋献策也只能无可奈何的目送他离去了。他从堂前下来,正看到等在院门口的爱尔礼,不由心念一动。

宋献策走向门口,不待爱尔礼向自己说什么,便急急向他说道:“世子,贝勒爷不愿听我劝告,你可愿意听我一言吗?”

爱尔礼稍稍楞了楞,便回道:“我拜入老师门下虽然时间不长,但也知道什么叫尊重师长,老师若是有什么吩咐,还请直说。”

宋献策看了看左右,方才小心的对他说道:“我这两日心血来兆,总感觉这沈阳城内危机四伏,恐怕不是久留之地。我请世子自请外出,带着我先出去避一避风头如何?”

爱尔礼顿时有些踌躇了起来,他想了想说道:“学生不是不想听老师的话,但是此前学生按照老师的建议,向父亲和汗王都请求过外出,父亲这边倒是不置可否。

但是汗王却说我现在年纪不小,应当出来为国效力,现在离开沈阳不太妥当,让我安心留在城内,等待朝廷的安排。我现在恐怕难以再次开口,请求外出啊。”

宋献策皱起眉头想了一想便开口说道:“这到不是什么难事,眼下不就有一个为国效力的好机会么?

此前贝勒爷将刘爱塔的家人还有孙得功一家都送去了明国,以换取被俘的八旗子弟。自汗王他们回来之后,城内便有人议论纷纷,认为贝勒爷擅权专断,行事过于草率了。要是明国收下了送去的人,却拒不放还被俘的八旗子弟,岂不是得不偿失。

世子可以用前去锦州催促明国放还八旗子弟一事为由,向汗王再次提请外出。世子此去锦州乃是为了八旗子弟的安危,汗王自然无可能再阻拦你,而两白旗的贝勒亲贵们为了自家的子弟安危,也会支持世子的请求。

而此去明国风险未知,其他人也不会同世子争夺这个任务,如此我们便可安然离开沈阳了。待到今年同明国的贸易正式开张,世子也可转道前往营口,只要世子和贝勒爷不在一起,汗王想要做些什么,也要存上几分顾忌了。”

爱尔礼沉默了许久,才心存侥幸的向宋献策问道:“老师以为,我家同汗王之间难道再没有转圜的余地了么?我和父亲不同,对于汗王的位置其实并没有什么想法。”

宋献策看了看他,正『色』的说道:“我之前也给你讲过不少中原王朝开国之君的典故,但凡开创一国基业之豪杰,岂能容忍和别人分享权力。老汗当日连长子广略贝勒都容不下,汗王如何能够容忍三位大贝勒同他一起治国呢?

汗王登基时立下四贝勒共治的规矩,不是因为他宽厚仁慈,而是因为力量不足之故。如今汗王羽翼渐成,就算贝勒爷想要退让,汗王难道就会既往不咎了?

世子你且想想,连老汗的长孙杜度贝勒,都受不了欺辱投奔明国去了。阿敏贝勒联合莽古尔泰贝勒过去同汗王争执了不知多少次了,汗王真是一位不记仇的圣人吗?”

爱尔礼原本不安定的心情顿时彻底平静了下来,他情绪看上去有些低落,但语气却变得坚定的说道:“老师说的不错,在山林中狩猎,若是伤到了猛兽,只能上前拼死搏杀,还有一线机会。若是转身逃亡的话,只会死的更快。

若不是老师教导,我差点就糊涂了。还请老师放心,我回去准备一下,明日早朝时便向汗王请命外出…”

沈阳城内『潮』流涌动的时候,大明的北京城正迎来了,这座城市有史以来的第一条自来水管道的开通。

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从北面的沙河修建了70余里的水渠,将清澈的沙河水引到了西直门外修建的水厂,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便通过陶瓷、铸铁管道引入到了北京城内。由西直门大街一直通到了皇宫的西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