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0章 柳敬亭的分析(2/3)

作者:富春山居
通牧民和底层士兵士气显得很低落,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林丹汗要放弃老家跑到河套来,还要对着自己的蒙古同胞下毒手。

他们很是担忧,那些留在老家的亲友会变得如何。他们更为担心的是,他们跟着林丹汗走了之后,后金会不会对驻守老家的亲友下手。

而察哈尔部的各部落小王,跟着林丹汗跑到西面来,是想着就近获得我大明的市赏,并且把右翼蒙古的市赏也拿了过去。

不过在我大明天军的一击之下,这些小王也没有动力打下去了。虽然他们缴获了不少牲畜,但是蒙古人之中向来少有手艺人,如果得不到大明的茶叶、棉布、木桶、碗筷、铁锅等日用品,则日常用度就会匮乏。

这些小王之前想的是,如果能够把我大明天军击败,那么察哈尔吞并右翼蒙古各部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而大明的市赏也就为它一家所得。但是既然连野战都没有击败我军,那么他们感觉大明会向林丹汗屈服一事有些不怎么靠谱。

再加上冬季快到了,如果得不到我大明的市赏,今年他们的冬天会非常难熬。林丹汗虽然是察哈尔部之主,但是失去了这些部落小王的支持,他的地位就有些岌岌可危了。

因此,林丹汗签署这份和约的时候,还是比较有诚意的。但是过上几年,让察哈尔部在河套平原扎下根来,人心安定之后,他还会不会承认这份和约,臣就不敢断言了。”

朱由检听完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开口问道:“那么林丹汗派了谁到京城来?你觉得他们这次上京的目的是什么?”

柳敬亭毫无迟疑的回道:“林丹汗派其妹夫贵英恰上京,一来是向陛下重申明蒙之间的盟友关系,以表明双方都还需要彼此协力对付后金;二来大约是想要提高市赏,以供他赏赐各部小王,拉拢人心。”

察哈尔部市赏38万,哈喇慎诸部18万,加起来就是56万,市赏的意思是,各部贡马而大明加一倍价钱回赏。也就是说,扣掉28万马价,大明只要付出28万两赏银就是了。

不过今年土默特、哈喇慎诸部的牲畜大都被察哈尔部给劫掠了,林丹汗手中多的是牲畜,而冬季又没有这么多草料,不买给大明,这些牲畜被冻死、饿死就不值钱了,他想要提高市赏也就是必然的事了。

朱由检沉思了一会,才再次开口问道:“你从关外回来的时候,可有去见过土默特、哈喇慎诸部?那些部落的牧民生活的怎么样?他们对于划分草原固定牧场,可有什么想法么?这次大明『插』手了左、右翼蒙古部落的战争,那些牧民又是怎么看的?”

虽然奇怪于皇帝不问右翼蒙古各部首领的态度,反而对普通牧民的生活和态度问个不休,但是柳敬亭还是毫无异样的侃侃说道:“臣虽然没有特意跑去打探,但是路过这些部落歇脚的时候,也同普通牧民和一些小首领聊过天。

臣注意到,这些普通牧民大部分都缺衣少食,只有极少数人携带了一点日用物资。他们同臣谈话时一直愁眉不展,一是怕难以挨过这个冬天;二是担忧挨过了冬天之后,缺少牲畜的部落,明年要怎么生存下去。

而那些小首领们则把希望寄托在了大明身上,他们觉得既然大明天子为他们划定了牧场,那么就应该不会不管他们。

至于对大明『插』手左、右翼蒙古部族的战争问题,以臣这趟出使经过的这些部落来看。这些普通牧民所忠诚的只是自己所属的那个部族,林丹汗、顺义王这些蒙古小王对他们的影响力,大约还不如他们族中的长老说的话强。

说到这里,臣倒是要夸一夸那位刑部派出的官员黄道周。他抵达大同之后,走访了滞留在关内的蒙古各部老弱,并召集了这些部落内的长老和部落驻地的乡老,一一为他们调解了,这些蒙古部落同边民之间的纠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