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七十七章 争吵(2/5)

作者:猛将如云
,不怕流贼烧杀,就怕流贼不烧杀,这是朝野上下的一致看法。如今流贼又有二次进攻开封的态势,李仙风所写这封书信的目的不外乎求援二字。

理智上告诉周延儒,若是今日皇帝要议流贼事宜,河南之事便大为不妙!自己应该立刻放弃李仙风,与之撇清干系。反正自己初任首辅,便是要追究陷藩失地的罪责,也顶多是一个申斥一番,极为轻微。

只是……任首辅来,李仙风对他也是大力逢迎的,特别彼还是东林党的一员。

在此新任首辅,天下瞩目关口,若就此放弃李仙风,党附于他的大批官员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对自己名望声誉大为不利。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管他!只要自己的首辅地位坐得稳当牢靠,便是李仙风被贬官去职,日后也能够有机会起复他。

不过几步道路间,他己经在脑海之中拟定了数套如何应对不同情形的预案,且看皇帝该如何办理。

在小太监的引导下,周延儒来到乾清宫门,他下意识停住脚步,仔细的整肃了衣冠,昂然而入。

暖阁内,内阁的各位阁臣已经在崇祯面前垂首肃立,兵部尚书陈新甲,吏部尚书李日宣,户部尚书李待问等人,又有阁臣魏藻德、陈演等。

方才陈新甲应该是同李待问有过争吵,二人之间余怒未消,崇祯也是脸色阴沉的打量着众人。

今日果然商议锦州之事。

就在周大人进来之前,户部尚书李待问已经同兵部尚书陈新甲大吵了一顿。

为的便是前方的粮饷每日消耗巨大,虽然说此时的粮草军饷大多是有皇帝的内库之中拨付,但是,那也是朝廷的银子啊!如何户部连向内廷要个账目的资格都没有?(其实就是想和太监们商量一下,您几位大口吃肉咱们没意见,多少给我们点油汤喝吧?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

见周延儒来了,崇祯少不得命太监赐座,众人落座之后,谈起锦州大战,众人都是头痛,当双方实力相近时,除了面对面硬战,也没有别的妙方。各人谈的,也都是些老生常谈的套话。

户部尚书李待问又开始叫苦:“兵多饷艰,粮草难支,皇上,微臣还是那句话,锦州之事,当速战速决。臣请皇上下旨,令蓟辽总督洪承畴等,尽快与奴贼决战!”

陈新甲立时反对:“万万不可!”

他急切地道:“皇上,兵凶战危。(.mianhuatang 无弹窗广告)一个不慎。便是精锐尽丧的结果。刚才本官己经说得清楚,我方粮草难支贼奴更难,只需相持下去,定可不战而胜。又何必冒这个风险?”

李待问愤怒地冲陈新甲大叫:“本兵说得轻巧。只需相持。敢问,粮草何来?”

陈新甲更大声冲他吼叫:“李大人,若大军有损。这责任谁来负?你吗?”

“如今前敌大军云集,每日消耗钱粮巨大,如此消耗国力,奈天下何?”

“不剿灭了辽东反贼,如何安定天下?”

“如今户部已经是司农仰屋罗掘俱穷,再无力筹措如此巨额的钱粮!如今之道,除了加派钱粮预征田赋之外,便只有皇上暂且拨付内库银两用于救急!待平定了奴贼之后再行归垫便是!”

听阁臣相争崇祯帝抚了抚额头,心中一阵冷笑。原来如此!是惦记上了朕的那点银子了!

这几年崇祯和李守汉书信奏本往来不断,渐渐的也意识到了钱粮对于一个领导者的重要性,越来越不愿意将手里的钱粮交给这些文官。这也就是为什么崇祯宁可出尔反尔的派出太监到前线监督军粮发放,也不愿意将钱粮交给那些户部的官员原因。

如今他的内库之中还储存着这次李华梅送来的广州港的关税六十万元,守汉在密奏上向他说明,总共收了八十万元的关税,扣除各项开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