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一十六章 当流寇不再流(四)(3/5)

作者:猛将如云
的部队?人喊马嘶,呼喝叫骂声早已将这一情况传递到了附近的农民军和明军各部当中。

“左良玉跑了?”

同样的消息被送到敌对双方的将帅面前时,带来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

“调集火炮!把这次才买来的大炮都调上去,给老子狠狠的轰!一定要把杨文岳的火炮给老子压下去!”曹操在自己的军帐之中兴奋的大叫。几天的接触下来,他已经摸清了号称火器精锐的保定总督杨文岳部下的实力,只要那几十门大小火炮投入战场,杨文岳是必败无疑的。

“左昆山逃了?这个平贼将军怎地也和贺疯子一样?!” 丁启睿在帐中急得顿足叹气,不知所措。他早就害怕左良玉来这么一手。今天果然如此。他只得去找杨文岳商议,可是马上有人报告他,杨营也匆匆撤走了。原来,杨文岳曾有项城火烧店的经验,那一次他几乎未能逃脱,全亏将士们把他强拥上马,撇下了傅宗龙,才保住一条老命。现在一见左良玉逃走,他不管督师丁启睿生死如何,马上将自己的部队集合起来向南方奔逃。丁启睿知道杨文岳已经扔下他逃走,赶快在他的亲兵亲将的保护下向东南狂奔。由于逃得太急,连皇帝赐他的尚方宝剑也丢掉了。在逃走的路上又丢掉了督师大印和皇帝敕书。

总兵虎大威原归杨文岳指挥,本想保护杨文岳一起逃走,没想到杨文岳没有给他打招呼就先逃走了,接着听说了启睿也逃走了。他知道大势已去,便率着自己的人马也向东南方向逃走。准备逃到杞县等地再行收拾兵马。

左良玉的一个小心思,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将近二十万明军顿时如同雪崩一样在豫东大地上开始狂奔起来。

这十几万人马分为几股:最大一股是左良玉的平贼镇,另外是杨文岳一支、丁启睿一支、虎大威一支。在逃跑的过程中,每一支又分为若干股,互相争道夺路。将士们恨不得自己比别人多生两条腿,或能长出一对翅膀。

敌变我变。驻守在半坡店的李自成当即下令,闯曹两家各营依照前番布置,对处于溃逃状态的丁启睿、杨文岳、虎大威各部进行追击,切勿使一人漏网!务求全歼!

同时命人快马给负责监视左良玉的罗虎、张定国二人传令,一定要看好了左良玉这头老虎,万万不可轻敌。亦不可让左良玉与杨文岳等人汇合在一处,令义军围歼这三股弱敌的计划失败。

“大元帅,要不然我带人去帮小罗虎一把吧!这孩子打仗虽然勇猛。但是我怕他被老左算计了!”伤情已经有所好转的张献忠,也是跃跃欲试。

“不妨事!罗虎的震山营也是在山东同鞑子开过仗的,老左一时半会奈何他不得。等咱们收拾完这三坨,再去收拾了左良玉不迟!”

李自成很是笃定的命人下令开始追击。

但是,战局的发展却令双方这些战场经验极为丰富的老将们,也是大跌眼镜。(哦。似乎这些人都没有眼镜。)

在整个战场上,最为庞大的一股明军之中,左良玉当机立断,命令部队索性甩开步子,大步向南撤出战场,到尉氏一带暂且休整,等农民军将丁启睿和杨文岳、虎大威消灭的差不多的时候,再行突然加入战斗。

“那个时候正是流寇队形最散,纪律最乱。人心最为松懈之际!”

相比较丁、杨、虎三部的近乎于溃败、放羊似的撤退队形,左良玉的部队算得上是井井有条了。平贼镇的骑兵虽然不多,不到一万人马,但都是左良玉多年来精心收集、锻炼出来的,有明军的家丁,也有不少他在打张献忠等各部农民军时收拢到手下的降贼,算得上精锐。他抽调了一千余骑兵在后掩护,又有三千骑兵分在两翼。还派了许多游骑在行军大队三四里外巡视。如发现敌人,全营马上可以占据地形。列阵迎战。另有二万步、骑精兵作为中军营,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