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一十九章 万人坑(上)(3/4)

作者:猛将如云

话说,这样的战术,一直到建国后,在西南、在中南,在乌斯藏等地,用来剿匪平叛,对付叛匪主力都是这么做的。将叛匪主力想办法集中起来,然后再投入部队将叛匪主力予以消灭,之后以小分队对叛匪残余分子进行追缴,配合以地方基层政权建设,群众发动,土改等一整套手段,将数百年都未曾根治的匪患一鼓荡平。

受自身地位的局限,何凤山们也只能是懵懂着按照伍兴的部署去操办守城和准备出城反击的事宜。倒是几个老人不住的给他们鼓劲打气:“小子们,好好的干。这一仗打完,咱们这青州府、兖州府就彻底太平了!到时候,钱粮制度,你们的差使,田庄,还有地里的庄稼品种,夯不浪荡的这些事都会一股脑的解决掉!”这些老人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不过,以他们从龙虎营时期就跟着罗虎王龙在山东各地转战的经验,他们很敏锐的判断出,这一战,将会决定这两府的政治走向,甚至会改变这里的农业种植品种!

风声一天天的紧了起来,临沂城周围开始有叛匪的小股队伍出现,窥视城池,远远地查看城上的防御设施,侦查城内的兵力。随着这些小股游兵散勇的出现,渐渐的,数以千百计的大队人马也渐渐的出现在了城外。

临沂通往费县、兰城、蒙阴等处的几条官道上,络绎不绝的行走着衣着杂乱,旗帜不一,兵器更是五花八门的大股队伍。

在一面大旗下,宋钦华宋胡星老爷,踌躇满志的骑在一匹枣红马上,被数十名身着甲胄手执刀枪的保镖簇拥着,倒也是威风八面。

背上披着一件锦缎制成的披风,头上戴着暖帽,腰间挂着一口宝剑。表字胡星的宋老爷倒也是一副儒将风范,只可惜,头发用刨花油梳理的油光可鉴,能够滑得倒苍蝇,身上脸上更是一阵阵香气扑鼻,那是他擦了香粉的缘故。

马镫较之常人使用的尺寸调高了不少,几乎就在马鞍子下面一点。这是因为这位宋老爷天生异相,上身长,然而两条腿极短。所以,这样的一副扮相、长相,在马上尽管是做出一脸的庄严肃正,周围的人竭力捧场,但是给人的感觉总是一副沐猴而冠的德行。

在喧嚣吵嚷叫骂声中,宋胡星和他的同伴们将几万叛匪主力带到了临沂城下,准备开始对这座城池做最后的攻击。

“打下了临沂,咱们就给济南府的而李夫人写信,说说咱们的委屈。告诉李夫人,咱们不是反对她和李大人,更不敢反国公爷。咱们是被伍兴那厮逼得没办法了!”

在城外作为临时指挥部的关帝庙内,宋胡星很是正式的对手下人说着自己的打算。对于这种见好就收的打法,这些豪绅们也是纷纷点头称是。如果不是李华宇的主力在河南和阿济格、曹振彦等人对峙,双方围绕着车马店等村镇反复争夺,牵制了大批山东兵马,只怕再有十个胆子,伍兴把这些官绅的老婆女儿姨太太都一起睡了,这些人也不敢起来打着反抗伍兴暴政的旗号作乱!

“终于来了,等你们好久了”

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伍兴深吸了一口气,在心里冷笑了一声。蜂拥而来的叛匪看起来声势浩大,不过多是被田主、族长裹挟来的乌合之众,内心里不过是想趁乱到城里抢点老爷们看不上的破烂,什么铁锅、衣服之类的,回家过日子用。论起战斗力来,那可是十分的抱歉的,伍兴相信依靠着秦法学堂控制的几千守望队,警备九旅的兵力不但可以守住城池,而且还可以击溃敌人。

“这份功劳,还是不劳少夫人的大驾了!”

伍兴很清楚,临沂的战事,关乎他和秦法系能否在鲁南立足。

伍兴带着警备九旅旅长匡海山、何凤山等人在城关上巡视,检查备战情况。城池早己作好了作战的准备,城墙上满是三伍成群的兵丁。从甲胄服色上看,有守望队的兵,也有警备九旅的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