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章 武则天的抉择(3/4)

作者:吉日
卢小闲只一介布衣,武则天贵为天子,此刻她让卢小闲坐着与自己说话,充分说明她对卢小闲还是很看重的。

卢小闲谢恩坐定之后,武则天沉声问道:“能告诉朕吗,为什么两次与契丹交战的结果,与你之前的预测丝毫不差?”

卢小闲早就料到武则天会有此一问,若换作自己也一定会非常好好奇。他稳了稳心神,小心翼翼道:“如果草民说是猜的,陛下信吗?”

“朕不信!”武则天摇摇头。

“那如果草民说自己能未卜先知,陛下信吗?”卢小闲又问道。

“不信!”武则天依然摇头。

“既然草民说什么陛下都不信,陛下又何须为这些旁枝末梢的小事而费心劳神呢?”

卢小闲的回答振振有辞,但事实上什么也没说。武则天不由一怔,旋即笑道:“你说的有道理!”

上官婉儿在一旁觉得很奇怪,今日陛下端是好脾气。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纠缠。

武则天算得上是聪明人,所以她很洒脱不再刨根问底,而是换了个话题:“此次平定契丹叛乱,你亲自取得孙万荣首级,立下大功。说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草民什么赏赐也不要!”话一出口,卢小闲旋即意识到自己的直接拒绝也许会让武则天很没面子,又赶紧补充了一句,“若陛下真要赏赐,就赏给邺国公与恒国公吧,他们于草民有知遇之恩!”

听了卢小闲这话,武则天满意的点点头。

上官婉儿不能不佩服卢小闲,他的回答无懈可击,恰到好处。张易之与张昌宗兄弟俩是陛下宠爱之人,卢小闲能够不忘本让陛下很是欣赏。

“赏赐的事朕会再考虑的!”武则天目光一闪,再转换了话题,“你可知道朕召你回来,所为何事?”

终于问到正题了,卢小闲摇摇头:“草民不知道,请陛下明示

武则天召他回来的用意,卢小闲早就猜到了,但此刻他必须装傻。

“装傻”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处世之道。有些时候看破却不能说破,这才是真正聪明人所为。

“朕年纪大了,说不定哪一日就会归天,太子之位不能一直空悬,朕想立儿子为太子,不知你怎么看?”武则天用睿智的目光盯着卢小闲。

自古以来,皇帝都会立子嗣为太子,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会立外人为太子。坊间一直传言,武则天在立儿子还是立侄子为太子一事上,一直摇摆不定。

其实,卢小闲非常清楚,武则天根本不会立武承嗣或武三思为太子,皇帝之位肯定要传给自己的儿子。之所以一直难以真正下决心,是因为她一直没有考虑好,在自己百年之后武氏与李氏如何相处的问题。

如今,武则天年龄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此事容不得她再犹豫,所以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不过,武则天这话问的太有水平了,只说要立儿子为太子,可她有两个儿子,却没有明说究竟要立谁。

既然武则天没有说破,卢小闲当然只能继续装傻了,他点点头道:“陛下圣明,自古太子便由子嗣来做,此乃天经地义,草民赞成陛下的决断。”

卢小闲这马虎眼打的可真不错,敢情武则天的话白问了。

武则天不由瞅了一眼卢小闲,不动声色又问道:“那你觉得应该当立皇嗣为太子,还是立庐陵王为太子?”

武则天同样不好糊弄的,直截了当问起卢小闲来,卢小闲不敢接招,只能闪转腾挪,他轻咳了一声道:“确立储君事关国家的稳定、皇权的传承和社稷的巩固,如此重大之事,草民不敢妄言。”

武则天哪能让卢小闲轻易逃脱,把他逼到死角,丝毫不留余地的说:“尽管直言,朕恕你无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