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罢了(2/2)

作者:八无和尚
北伐军将士难以理解的狂妄和自大,当然,或许在他们的立场是,自信?

清军的船队开始返回,它们需要去接下一批军队,以保证攻击的连贯性。

当渡船渐渐驶回江心时,北伐军动了。

这是一次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反攻。

声势之大,冲锋之坚决,异于往常。

将士们都清楚,这次岸边阻击,不仅仅是阻击,而后续反击战的序曲。

心中有了底,行动才会坚决,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明白,这仗之后,很多人不能回到南岸了,或许随黄河汇入大海,或许与敌人一起沉入河底,亦或者……真的登陆北岸。

一想到登陆黄河北岸,让将士们心中的热血在燃烧,自己将成为北伐军第一个登陆北岸的人!

何其荣耀?

何其风光!

尖哨声、号角声、战鼓声,瞬间响彻于十多里的沿江岸上。

二万六千多人,同时向仅一里之遥的江边,发起了冲锋。

还用得着打吗?

确实不用,六、七倍于敌,这种悬殊的比例,一里多的距离,恐怕是孙武在世,也束手无策,况且鞑子估计不知道孙武为何人,自然孙爷爷也不会去为他们筹谋划策。

反抗是有的,鞑子很少投降。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一是鞑子确实有着很强的优越感,他们认为自己才是勇士,而南人象个婆娘,哪有勇士向妇人投降的道理?二是北伐军很少留俘虏,面目有异,一眼就可认出,于是手起刀落。除非吴争发话,要一些免费劳动力,否则,不养一个废物。三是鞑子心里其实也清楚,双方之间的实力对比悬殊,北伐再强大,数量也有限,没有强者向弱者投降的。

所以,这支清军还有抵抗,手忙脚乱地抵抗。

这种时候,就算再箭术精湛的射手,恐怕也难以瞄准,况且,北伐军的冲锋是小“之”字形的,这得益于吴争的“敦敦教诲”和“精心指导”。

这就造成了,一里多距离,眨眼的功夫,双方无限接近,一旦接近,鞑子就难以继续射箭,他们忙不迭地弃弓拔刀,于是,他们败了……败得一塌糊涂。

道理很简单,一分长一分强,一分短一分险,这道理汉人孩子都明白,可鞑子不明白,他们用的依旧是天荒地老的弯刀,二尺四寸,而北伐军则是上了刺刀的火枪,四尺六寸!

当六、七柄刺刀捅向一个鞑子的时候,就算他是苗人凤再世,怕照样会被捅出十几个通透窟窿来。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